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杯具啊,巴基斯坦“7·28空难”的真实原因!

(2010-07-30 14:37:34)
标签:

巴基斯坦

“7·28空难”

发改委

油价

杂谈

分类: 杂文

2010年 7月28日  巴基斯坦一架空客A321客机在伊斯兰堡北部山区坠毁,152人全部遇难,无一幸存。

真实的原因?发改委对该降的油价未降!

据卓创资讯的监测数据显示,自7月22日开始到7月28日早间,三地原油移动加权变化率已连续4个工作日保持在国内成品油调价触发条件——负4% 以下,意味着理论上当前成品油调价窗口已持续开启4个工作日,但发改委迄今未作出调价决定

由于发改委近期工作繁忙,未能及时调整本该下调的油价表示歉意,由此,特向巴基斯坦“7·28空难”表示悲痛与难过!

 

其实“发改委”的真诚早已惊天地、泣鬼神,以至于每次调整油价,都要用“空难”的方式表达感动:

2010年 6月 1日  发改委汽、柴油下调油价较多,竟然平安无事。

2010年 4月13日  发改委宣布将上调油价,印尼一架波音737-300型客机滑出跑道机身解体,20人受伤。

2009年11月 9日  发改委宣布将上调油价,肯尼亚内罗毕飞机失事。

2009年 9月29日  发改委下调油价,但降的太少,飞往科索沃的波音737-700客机,遭到鸟的“袭击……

2009年 9月 2日  发改委上调油价,涨价不多,印度直升机坠毁,伤亡损失较小,仅印度一个部长和组人员灭亡。

2009年 7月28日  发改委下调汽、柴油价较多,竟然平安无事。

2009年 7月15日  发改委声明油价未到位,伊朗里海航空坠机。

2009年 6月30日  发改委上涨油价,也门航空科摩罗空难,154人的空中客车途中坠毁,机上人员仅一人幸存。

2009年 6月 1日  发改委上调油价,提价较多,法航巴西失事,228人全部遇难,其中包括9名中国人。

2009年 3月25日  发改委上调油价,提价不多,美军F22坠毁,未伤无辜。

 

附:

http://news.hexun.com/2010-07-30/124418326.html

《成品油调价窗口开启4天发改委首次不按时降价》

自新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正式出台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基本遵循机制执行,并已形成“涨价条件满足时推后几天涨价,降价条件满足时及时降价”的惯例。但本周以来,这一惯例首次被打破。

据卓创资讯的监测数据显示,自7月22日开始到7月28日早间,三地原油移动加权变化率已连续4个工作日保持在国内成品油调价触发条件——负4%以下,意味着理论上当前成品油调价窗口已持续开启4个工作日,但发改委迄今未作出调价决定。

过去一年半时间中,每逢降价触发条件满足时,发改委总是在条件满足的当天下午就及时宣布降价,这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多年来外界对“国内成品油价涨快跌慢”的质疑。但记者发现,这次降价已延迟4天之久,且上次(6月1日)发改委调价至今已有41个工作日。

“一方面,这次之所以没有及时调价可能是近期国际油价上下波动比较频繁,有关方面希望观察观察再做决定;另一种可能就是高层在考虑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行微调,因调整方案还没有公布于是就暂停了国内油价的调整。”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大学石油专家庞昌伟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据悉,近期原油市场涨跌幅度加大,且纽约商业交易所WTI原油价格在7月22、23、26日三天一直处于78美元/桶以上的高位,造成市场一度预期原油有重上80美元/桶的可能性,而三地变化率近日也在负4.0%到负4.1%之间微幅波动,并有回涨至负4%以内的可能性。这在业界看来是发改委对本轮调价相对谨慎的一个原因。

东方油气网首席经济学家钟健则认为,尽管从以往经历看,每逢调价条件满足时,发改委从未因其他原因停调过一次,但如果考虑到在调价窗口这一关键时点,避免因国际油价异常波动与国内调价政策走向形成逆动而延期调价的话,那么,调价政策出台的不确定性也会随之大增。

目前,国际油价仍在下行,意味着接下去任何一天国内成品油都可能迎来降价。截至7月28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收于76.99美元/桶,下跌51美分。

分析师指出,一旦国内油价下跌将对航空、运输等直接燃油的行业产生一定刺激作用。此外,从事运输业的上市公司也有望借助油价下调缓解成本压力。“至于两大石油公司,成品油价调整对中石化(600028,股吧)的影响肯定更大些,毕竟后者承担了国内绝大部分的炼油任务,并拥有最大的加油站网络,因此其对油价的调整也更敏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