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当年胡佛谈“繁荣”吧
(2010-03-23 15:58:27)
标签:
胡佛繁荣融资融券股指期货股票 |
分类: 资料信息 |
唱戏总有高潮,生旦净末丑无一例外。连“跑龙套的”,也有“翻跟头”等等的“绝活时段”。股市也一样,81年前10月的最后10天,便是全球证券史上的一个“黑脸高潮”——证券魔鬼降临了。
据载,10月21日,纽交所甫一开市便遭大笔抛售,全天抛售量高达600多万股,以致股市行情自动记录器到收盘1小时40分后才记录完最后一笔交易。这是魔鬼来临的先兆。
10月23日,形势没有好转,“纽约时报指数”仍在下跌,虽然并不算多。
10月24日,这天被称为“股市灾难的开始”,史称“黑色星期四”。之所以说“黑色”,是因为早晨刚开市股价就“如决堤之水轰然下泄”,全天换手高达1289.5万股。据说,当天中午多位机构大腕是决定出资托市的,且暂时稳住了股价。
10月25日,更大的“腕儿”不得不登场了,此前宣称好日子里的美国人已可家家拥有汽车的胡佛总统发表了郑重文告安民告示说:“美国的基本企业,即商品的生产与分配,是立足于健全和繁荣的基础之上的”,试图以此稳住股市。然而事实证明,再大的腕儿也没用了。
10月28日,又一周交易开始了,但这天被称为“黑色星期一”。当天,道指狂泻38.33点,日跌幅达13%。而这一天,已没人再敢救市。
10月29日,史称“最黑暗”的一天到来了。有人这样描述这天的交易现场:“早晨10点钟,纽约证券交易所刚刚开市,猛烈的抛单就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人人都在不计价格地抛售,经纪人被团团围住,交易大厅一片混乱。当天收市,股市创造了1641万股成交的历史最高纪录。而道琼斯指数比星期一又下跌了12%。一名交易员将这一天形容为纽约交易所112年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天’。这就是史上最著名的‘黑色星期二’。”
毫无疑问,股灾开始了,大的起伏在等待着交易员和投资者。其后人们才了解到,在这场股灾中,数以千记的人跳楼自杀。欧文·费雪这位大经济学家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顷刻间倾家荡产,从此负债累累,直到1947年在穷困潦倒中去世。
再后来的事情,我们便都知道了:这场史无前例的股灾从1929年延续到1932年,并成为整个30年代大萧条的导火索。从1929年最高的381点到1932年7月的最低点41点,道琼斯股票指数下跌了89%,到1933年7月,美国股票市场上的股票价值只相当于1929年9月的1/6。而股灾的后果是其造成了美国股市、银行与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形成了恶性循环,并从美国波及到了整个世界,使人类经历了5000万人失业、上千亿美元财富付诸东流、银行倒闭、生产停滞、百业凋零的黑色大萧条年代。
此时,一个美国历史上真正的“大腕”登场了,他就是罗斯福。1932年,罗斯福总统上台。随后,痛定思痛的他便着手对美国证券监管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根本性的改革,1934年7月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成立,约瑟夫·肯尼迪被任命为主席,美国人知道了监管和立法的重要,开始走上了证券复兴之路。
当然,复兴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所以,经过罗斯福新政和二次大战对经济的刺激,美国股市才逐渐开始恢复元气,但到美国股市回到了股灾前的水平,却已经是26后年的1954年了。
令人发声叹息的是,人类似乎并不长记性,历史的大戏总是以惊人的相似性不断重演。我们看到,在1990之前,日本人也在成天谈论繁荣,而在随后日本经济泡沫便宣告破裂,日本也经历了所谓“失落的十年”。
更相似的或许是,至今已19年了,不短了,当全球经济又遭遇“百年一遇的危机”之时,日经指数也依然离当年的高点很远——莫非,这个轮回要比26年还要长?
如此,我们呢?正在图谋“大国崛起”时却赶上了“次贷危机”的中国,能否像某些玄学家的乐观预言一样躲过这一劫?如果能,靠什么?靠泡沫拯救泡沫么?还是靠市场化的自主创业?
中国“融资融券”就要开场了,被管理层寄以厚望,后面还有令人翘首以盼“股指期货”!这类西方实践过百年而后却直接导致了这次的“全球金融风暴”的金融衍生产品,能平抑目前中国股市的投机之风吗?能兴起真正的价值投资吗?还有多少人记得当年的“国债327”,这会是中国证券市场又一次血雨腥风的开始吗?
如何加强中国证券市场各方的诚信和真正的监管,我想这才是当前必须考量的头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