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顶级杂志聚焦HIV不一样的研究
(2010-03-12 12:48:17)
标签:
hivnature股票 |
分类: 基因生物资料 |
来源:生物通
艾滋病自被发现以来就被冠以“史后世纪的瘟疫”的称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美国首次注射和被确认以来,科学家们就一直在极力寻找破解这一疾病的密码,去年科学家们在艾滋病疫苗方面获得了长足进展,但是这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更多深入的分析研究,近期Nature等杂志就公布了HIV相关的研究成果——发现了不一样的基因,以及HIV不一样的免疫学研究。
来自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在对毛里求斯短尾猴的研究中发现,一种更为多元的免疫反应会导致对猴免疫缺陷病毒(或称SIV,这是在非洲灵长类中所发现一种逆转录病毒)的更好的控制。这些发现提示,以类似的方法来拓展在人体内的免疫反应可能成为正在探求中的研发成功HIV疫苗的一个关键部分。
某些对感染了HIV的患者的研究表明,当个体的免疫反应变得更为宽泛的时候,这种疾病可以受到抑制;具体地说,也就是当HIV这种病毒有更多的部位可以被免疫系统的T细胞所识别的时候。
MHC基因可制造出使T细胞能够识别入侵物的分子。
研究人员发现,纯合子(这些动物只有12个独特的MHC基因)动物血中的病毒数是杂合子动物(它们的独特MHC基因数量更多,大约有20个)血中病毒数量的近80多倍。
另外一篇文章发表在Nature杂志上评论文章称,研究表明,仅仅产生一种与在自然感染中所看到的相似的免疫反应,是不大可能防止HIV/AIDS感染的。
来自华盛顿大学的两位科学家提出,虽然目前针对HIV疫苗的研究有助于遏制全球的艾滋病的泛滥,但是我们在HIV免疫工作上的根本性做法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天然免疫力没有起到保护作用,而且即使尝试了许多HIV候选药物,人类的实验依然无法逃脱失败的阴影。当然成功还是有希望的,但是前提是我们要深入了解病毒的免疫应答体系,识别并找出免疫系统需要什么。这篇文章概括介绍了如果要制成一种有效疫苗的话仍然有待回答的免疫学问题。
人们原本希望通过其他病毒,例如引起风寒的腺病毒,来制作艾滋疫苗。多年的失败后,人们想到了HIV本身。对猴子进行的新测试表明基于HIV的疫苗比这些尝试更加有效。
之前据英美媒体报道,一家公司计划将一种由濒死的病毒本身制成的HIV疫苗注射入人体。与此同时,南非流行病学专家日前表示,通过对艾滋病高风险区内的所有人进行筛检,以及立即治疗所有对艾滋病毒呈阳性反应的带原者,蔓延全球的艾滋病或许能在五年内受到控制,甚至在四十年后绝迹。
但是这种方法对于HIV的情况太过危险,一家美国公司声称这种试验起先将只局限于已携带病毒的人群,而不是有感染危险的健康人群。无论如何,我们希望通过各种尝试,最终我们能拿到破解这一“超级癌症”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