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还能指望“积极货币政策”吗?[图]
(2009-12-17 23:11:33)
标签:
股市积极货币政策 |
分类: 股市探索 |
一、货币供应增幅与CPI的不协调
为了应对这次的全球经济危机,采取“积极货币政策”的本意是要拉动消费,即人为制造适度的“通货膨胀”。其实力度是相当的大,看看“狭义货币供应量(M1)”近几个月的增长(同比增幅)就应该知道有多猛了,大有赶超1992-1993年的之势了;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并没有达到预期中的拉动消费,这一点可以从CPI指标走势中看到:CPI严重滞后,似乎没有多大受到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响,可以对比1992-1993年时M1同比增幅与CPI的趋势!
倒是宽松的货币推动了投资投机市场的大发展,这一点从股市和相关市场(期市等)的火爆得到印证。
二、GDP增速与基金仓位的不协调
由于,正因为消费的低迷,也使得GDP的增长并未受到“积极货币政策”的多大刺激,或者说如此大力度的“积极货币政策”并没有能彻底扭转GDP增长的下滑趋势;却大大的刺激了国内投机份围;国内期货市场和股市投机气氛十分浓厚,各类题材的炒作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其标志就是创业板的疯狂;另外,所谓的理性投资者的代表——“公募基金”也居然将仓位加至了接近满仓的水平!
那么,剩下的就要看未来几个月经济实体是否会在“积极货币政策”刺激下产生预期的好转了,也就是CPI和GDP能否扭转这种不协调,而跟上货币政策的步伐了。
那么,股市或许有一个稳定的调整环境,否则后果不甚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