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雪白血红2008
雪白血红2008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289
  • 关注人气:4,87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浙江天元与诺华合资 中外疫苗企业大战

(2009-12-14 09:44:32)
标签:

浙江天元

诺华

合资

疫苗企业

大战

股票

分类: 基因生物资料

来源:人民网

“天元与诺华的合作,是我们追求国际化发展目标的重要一步,跟甲流毫无关系。而且,天元也不是揭不开锅才与诺华合资。相反,2009年10月,在不包括甲流预期销售的条件下,与去年同期相比,天元已经实现了效益翻番的成绩。”  12月3日,天元生物股份公司董事长丁晓航首次打破沉默,向记者解释关于浙江天元生物被诺华并购的传闻。

 

全球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让人万分担忧,也给中国的疫苗生产行业带来巨大机遇。全球有32家企业在研制生产甲流疫苗,中国就占了11家,有资格生产的有9家。而且,由于政府强力推动,中国疫苗企业反应迅速,将几大国际疫苗巨头甩在后面。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截至11月26日,累计已下达11428万剂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产计划。若以第一批23元/剂的价格计算,2009年,甲流疫情为这9家企业带来了约26亿元人民币的收入。

 

令人迷惑的是,11月2日,全球五大疫苗跨国公司之一瑞士诺华公司宣布,将收购流感疫苗生产企业之一浙江天元生物药业股份公司85%的股权。浙江天元是一家有近20年发展历史的私营企业,此次承担了2000万剂甲流疫苗的生产任务。多家媒体猜测,浙江天元此时出售控股权,是国内疫苗企业不堪竞争压力而委身外资的求生之举。

 

额外的4.6亿大礼

 

浙江天元1994年进军疫苗行业,产品有流感疫苗、出血热疫苗、乙脑疫苗、流脑、无细胞百白破三联疫苗以及伤寒VI多糖疫苗等。2008年,实现年净销售额约2500万美元。

 

不过,更多的人了解浙江天元,是在这次甲流暴发后。

 

浙江天元的流感疫苗产能为500万~1500万剂每年。“10月1日,天元的甲流疫苗生产产能已经提高到每月500万剂。”丁晓航说。截至目前,天元承接了工信部下达的2000万剂甲流疫苗生产任务,仅次于国内最大甲流疫苗产能企业华兰生物4000万剂的订单数量。

 

北京科兴生物有限公司研发部主管刘沛城对记者说:“甲流疫苗生产是按照现有的普通流感疫苗的工艺来进行的,普通季节性流感疫苗每年的生产月份是3~7月,其余时间产能处于闲置状态,而甲流疫苗企业因为甲流的盛行,今明两年获得了一笔额外的收入。”

 

浙江天元目前承担的2000万剂订单,若以23元/剂的价格计算,今年将额外获得4.6亿的营收。

 

甲流无法改变的现实

 

“(甲流疫情)大大拉动了疫苗生产企业的短期效益和行业知名度,一旦疫情过去,一切会回归常态。因此,天元不能指望甲流疫苗的生产改变企业的基本面,甲流疫情也不会改变目前整个行业的基本面。”浙江天元在写给政府相关部门的《与诺华合作的深层次原因及诺华并购后相关承诺的情况报告》中说。

 

丁晓航对于基本面的评判是:中国疫苗企业有43家,数量之多可谓全球之最,美国只有4家。但这43家企业产品同质化趋势十分突出、各疫苗企业的产品在技术上缺乏专利保护,没有一家企业获得WHO管理认证,国际市场上占有率不到3%。

 

“甲流疫苗是在原有普通流感疫苗成熟的生产工艺基础上生产的,没有技术创新。通过甲流疫情事件,训练了国内企业的应急机制,团队协作。但中国疫苗行业的地位、市场格局并未因此改变。”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物技术制品中心主任马相虎对记者说。

 

公费疫苗政府采购实行限价,利润不高,规模已经达到45亿的自费疫苗市场,才是中外企业争抢的一块大蛋糕。虽然国内企业自费疫苗的价格优势非常明显,但在大城市,外资葛兰素史克、巴斯德、惠氏、默克、诺华等跨国药企占据50%以上的市场。而自费疫苗中流感疫苗市场最大,年销售额达8亿元,市场格局同样也主要由跨国公司主导。

 

除了流感的公众知晓度比较高、业界预计市场前景好之外,流感疫苗企业这么多,原因还在于流感疫苗的毒株容易获取。“流感疫苗没什么技术壁垒,从国际知名的机构就可以买到。只要有符合标准的生产工艺,获得毒株就能够生产。其他毒株则不然,很多还有技术专利保护,没有毒株,就没办法生产。”马相虎说。

 

流感疫苗产能,扩还是不扩?

 

有句常用语套用在疫苗行业上同样贴切:中国是世界疫苗产品的最大生产国和最大使用国,但还不是生产强国。中国疫苗行业年增长率虽已达到15%,但是接种覆盖率远不及发达国家。

 

中国庞大的人口数字及潜在市场规模吸引着国内各路资本加入,全球疫苗跨国企业也纷纷抢滩。诸多企业投身流感疫苗生产,希望将来这一市场扩大之后能够占有一席之地。

 

在甲流肆虐之时,往常仅有2000万剂以下流感疫苗批签发量的国内流感生产企业,能够在9月到12月短短三个月内,生产甲流疫苗1亿剂,足见往常产能已相对过剩。

 

国家卫生部划定的甲流应接种人群有3亿,而目前收储量仅有1亿多,产量缺口还比较大,因此政府要求企业尽量挖掘产能,保证甲流疫苗的供应。

 

很多企业竭尽全力,扩大产能。但是不少企业还有更实际的想法:“平时流感的产能已经闲置比较多,如果这次因为甲流过分扩大,甲流过后会面临更大面积的产能闲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