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湖传奇——玄武湖的烟柳

标签:
玄武湖烟柳杨柳 |
玄武湖的杨柳很多。
无论是在明城墙下、十里长堤上,还是湖中堤岸两旁、洲岛岸线边,只要你稍作停留,都会见到它的身影,让你感受到它的依依之情。
http://s10/mw690/001z7dE5zy7pPloE83fc9&690
玄武湖的杨柳很美。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如果你够多情,就能体会到如诗般的意境。长条恰够佳人手,只要你愿意也可把它化作青丝绕指柔,欣赏风帘翠幕的风景。
玄武湖的杨柳名气很大。
无论是清乾隆时期的“金陵48景”,还是1984年评出的“新金陵40景”,玄武湖的烟柳都名列其中,已成为南京的代表性景观。
当然,玄武湖的杨柳还有你看不到的风景,它在诗中、在画中、在游记中、在消失的记忆中。
http://s12/mw690/001z7dE5zy7pPlq3u2f2b&690
一首流传千年的诗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晚唐韦庄的这首《台城》为玄武湖的杨柳定了位,其它写玄武湖柳树的诗相比就黯然失色了。
http://s2/mw690/001z7dE5zy7pPltXzTr91&690
一幅价值千万的画
2012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嘉德2012秋拍会上,傅抱石1959年创作的画作《春夜玄武湖》以2070万元的高价成交。
画面主体部分被巨大的柳树所覆盖,柳树的躯干以浓墨写出,薄施淡绿染出大片绿荫,如同春之帷幕,透过绿色帷幕依稀可以看到湖面、水岸、游船。湖面上游船散落,月夜游春气氛浓厚。整个画面清新湿润,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春意阑珊的静谧意境。桨声月影里的玄武湖,在傅抱石笔下如诗如梦。
在生活于南京的20年余年中,傅抱石曾以《初春》、《春风杨柳万千条》、《玄武湖一角》、《月下玄武湖》等为题来表现玄武湖的美。
一个宛若神话的仙境
老一代摄影家孙振1962年在《醉在玄武湖》中说:堤岸两边的垂柳,象青春年华的少女,一头茂密的长长的发丝,散披在轮廓清晰的双肩上,沐浴在金黄的霞光里。……含着柳叶清香的晨风,扑面而来,沁人肺腑。看那远处的长堤上,娉婷婀娜的垂柳,在晨雾中若隐若现。这一切,宛似神话中的仙境。
http://s11/mw690/001z7dE5zy7pPlxQWqC6a&690
一位小说大家的记忆
张恨水说:“在南京度过夏天的人,都游过玄武湖。一出了玄武门,就会感到走入了一个清凉世界。而这份清凉,不是面前的湖水和远峙的山峰给予的。正是你一出城门,就踏上一道古柳长干堤,柳树顶尽管撑上天,它下垂的柳枝,却是拖靠了地,拂在水面,拂在行人身上。永远透不进日光的绿浪子,四处吹来着水面清风,这里面就不知有夏。”
一位离宁游子的感叹
抗战爆发后背井离乡的叶灵风在《江南柳》中说:今日玄武湖公园的堤柳,长丝拂面,仍足以不负“白门杨柳好藏鸦”的盛名。
一座消失的“杨柳楼台”
六朝烟水地,旧日几徘徊。
打桨凌波去,携樽酒令开。
瓜皮新艇子,杨柳古楼台。
萧寺逢僧话,湖山笑再来。
楼台不再诗还在。这首《游后湖偶成》中所说的杨柳古楼台,就是曾国藩同治十年(1871年)下令在十里长堤建造的,可见他对玄武湖杨柳的酷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