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2座桥,串起了玄武湖道道风景

(2018-09-06 16:39:15)

5平方公里的玄武湖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南京城中,紫金山为伴,鸡鸣寺相依,明城墙、古十里长堤镶边,五洲如翡翠点缀,桥堤如项链串连。1.34平方公里的陆地,大大小小32座桥梁,正所谓水阔闲地小,堤长小桥多。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玄武湖的每座桥都是一道靓丽风景。

桥之初

玄武湖桥梁的诞生与明朝时期把玄武湖作为国家级档案黄册存放地紧密相关。1492年(弘治五年)明朝在旧梁(梁洲)建设了最后一批黄册库房之后,梁洲再无空地,于是黄册库房开始向中洲(今郭璞墩北)、新洲(樱洲)转移,出于防火需要厨房向荒洲(翠洲)转移。为方便洲与洲之间的交通,先后建设了芳桥、便桥和鹤桥。

随着明朝的灭亡,玄武湖慢慢从封闭走向开放,向“公共园林化”方向转变,并于在1928年8月正式成为公园。为方便游客入园游览,进而形成了今天的五洲12座、环湖路5座、情侣园15座的桥梁格局。其中,芳桥、梁翠桥、樱桥、台菱桥、钟毓桥、莲花桥等6座桥别具特色。

美好之桥——芳桥

芳桥,“桥在翠虹堤中”,连通梁洲和环洲。1502年,明朝在中洲(今天环洲郭璞墩至芳桥段,亦称龙引洲)新建30间黄册库房,据此推断该桥大致修建于1492-1502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玄武湖年代最为久远的一座桥梁。

1512年秋天,南京户部郎中计宗道在《过后湖记》中写道:“复下(编者注:从郭璞墩)故道,向新建籍库。过石桥,延伫其上,骋望云水茫茫,清飙飒飒,遂相与携手入旧库之洲。”这段文字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除清晰地再现了当时黄册库房的地理分布状况之外,还告诉我们芳桥最初是一座石桥。伫立桥上,山色连城浮紫翠,湖光接天争供眼,景致美好,故名芳桥。

方便之桥——梁翠桥

又名便桥,连通梁洲和翠洲,大致修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由于梁洲册库渐满并邻近厨房,为防止火灾确保黄册库安全,经后湖官员的奏请,明武宗朱厚照下令将厨房移至荒洲(翠洲),同时建造了一座桥方便通过。可能此桥过于简陋,在当时并没有名称,只是笼统称之为便桥。

鹤舞之桥——樱洲桥

又名为鹤桥、放鹤桥,“桥在莲萼洲(新洲、樱洲)”,连通环洲和樱洲。 1522年(嘉靖元年)明朝在郭璞墩北建设了最后一批黄册库房后,从1532年开始在樱洲新建库房,因此该桥大致修建于1522-1532年间。嘉靖年间任监察御史的乔佑在到后湖黄册库公干期间曾留下这样的诗句:“尽日湖居静客心,小亭独上树森森。谩对琴尊看鹤舞,不妨风雨听龙吟。”可见玄武湖内湖曾是白鹤的栖息地,故此桥自然就以鹤为名了。

 “每五日一次过湖。” 当时,来玄武湖“出差”的官员至少要在湖内值守5日方可出湖,观鹤、吟鹤便成为了许多官员难得的风雅乐趣。“重携书剑过春湖,花鸟迎人兴不孤。白鹤一双清对舞,绯桃几树锦平铺。”《后湖志》记录了许多描写白鹤的诗句,在这些诗词中可以发现该桥的名称不止一个。“放鹤桥西花半开,摘花遥上郭公台。水痕飞浪野风急,山色可人烟雨来。”明监察御史郭木的这首《新洲偶雨》提到的放鹤桥可能是该桥的另一个名称。

卧波之桥——台菱桥

桥近解放门,连通台城和菱洲。1954年5月1日与解放门、台菱堤同期建成。台菱桥背靠明城墙,九华山、鸡鸣寺、台城、武庙闸等名胜古迹环绕,如长虹卧波,秀丽而不失雄伟。

此桥建成之初为单孔桥,桥身很薄,远远望去就像一座断桥。由于该桥阻隔了环湖路的交通,20世纪70年代重新改建时,利用桥堤泥土进行了填湖,原来桥下湖面消失,变成了一座16孔的旱桥。2009年玄武湖景区进行环境整治时,对该桥进行了重建,挖通了桥下湖堤,沟通了两侧湖水,恢复了通行能力。

如虹之桥——钟毓桥

 “此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此佳境也。” 孙中山对南京城的描述,正是钟毓桥的精华所在。钟毓桥临近太阳宫,如一道飞虹连通古十里长堤。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十里长堤是一段充满诗意的绿道,是凭水临风,观赏城市天际线的最佳地,而钟毓桥则是南京城“山水城林”的最佳观景点。东望小桥流水平冈起伏,满目皆青的草地与远处巍巍如黛的钟山浑为一体。向南看,接天的莲叶、映日的荷花让人大饱眼福。向西,三藏塔、药师佛塔凸出城头挺拨浮空,山际水旁楼台亭阁错落掩映。

灵(荷)隐之桥——莲桥

莲桥,建于2017年,位于玄武湖内湖南段,南连环洲相谊亭,北邻樱洲藏春亭,附近有郭璞墩、风荷苑、莲湖水苑、清真食堂等景点。

莲桥桥形独特,曲折蜿蜒;桥面低平,似桥似栈道,是景区最接近水面的桥梁,是亲水的好地方。夏季桥身隐于百荷丛中,荷香四溢花红可及,远看只见人踪不见桥影,是南京赏荷纳凉首选之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