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代》垃圾:郭敬明为什么讨人厌
(2013-07-05 05:45:2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梦情的杂评 |
上周五,公司组织大家去影城看郭敬明的《小时代》。
我是最后一位去的,本来没计划去,可因为有同事临时有事,多余有票,领头的不想让浪费了,便打电话通知的我。应该说,我内心深处是不愿意看郭敬明的作品的,无论是小说,抑或是影视。观看后,果不出我的意料之外,他的电影处女作导的太垃圾了,没什么意思,净是对金钱的崇拜,对奢侈生活的向往,对所谓上流社会的意淫与夸张……(偶然想起一句微语来:上流社会的人为什么喜欢干些下流的事情呢。)
作为同龄人,且同为八零后作家,上学时代就知道他的名字以及成名经历。据我一个文学朋友说,他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办文学小报时,上海求学的郭敬明还给他投过稿,可他感觉水平太差,根本就没打理他,更甭提发表了。没想到,短短两年后,这小子竟然一举成名,且那么火!真是大大出乎我那位文学朋友的意料之外。
这也无怪乎,小四的名气与荣辱从一开始就是相伴相随的,从置疑他抄袭庄羽作品,到后来他抄袭其他人的作品。前几天,微博上有个话题在讨论人们为什么讨厌郭敬明?网友们心声各不相同,有人说他文品不好,有人说他商业化太浓,有人说他不够慈善,有人说他对青少年有误导倾向……尤其是他的《小时代》上映后,影片的火爆与差评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也印证了票房好未必就是好电影!当小四身陷众人的炮轰之中时,也有同命相连者或所谓的中间派出来说“公道话的”。譬如乐嘉,他对郭做完访谈后,写下了他眼中的郭敬明:“主流世界中有很多对郭敬明不认同,很重要的一条原因是,人们的确担心:一个不忧国忧民且看上去对奢华生活有无限追求的年轻人,怎么可以有这样巨大的影响力呢?他会把无数没脑子的小屁孩带入歧途的,至少会传递过多庸俗腐朽媚俗现实的价值观,让这些本来就没有信仰的孩子们更加没有社会责任感。他在商业上越成功越被吹捧,这种担心成为现实的可能就会越大。
人们对郭敬明的否认,除了常见的三种说法——作品毫无深度,写作不诚信,有错不承认,也许还有两种更加深层的动机:第一种可能,人们内心对他巨大商业成功的嫉妒……第二种可能,是人们对当下社会有深深的无奈,人道沦丧,世风日下,有识之士无法改变这种状况,而对郭敬明的批判,可在某种程度上表达内心对当下现状的忧虑和愤懑……”应该说,乐嘉说出了部分的事实,但逃避不了为郭当说客的嫌疑。商业上比小四成功的名人比比皆是,张艺谋、张俊以、刘永乐、李连杰等,随便拉成来一位,都比他厉害,人们为何不去围攻他们呢?即使是同龄人中,韩寒与他也在仲伯间,却比他有好名声。至于第二种可能,更是无稽之谈,郭敬明虽然不咋地,可却不是罪大恶极之徒,把他当成反面的典型,有些扯得远了,他不是小说中的“于连”,更不是无耻艺人陈冠希。
个人觉得,大众之所以讨厌郭敬明,或许在于小四的双重身份吧。作家需要公知、良知;而商人需要利润与成功;他没有把握好这两个之间的度。在这方面,他应该像张俊以学习,张是中国目前商业与艺术结合最成功的男人。我觉得是因为人家张俊以懂得慈善的魅力吧,估计哪天小四也像张俊以一样成千万的捐款关注公益事业时,也许名声就好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