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谋文化”何以盛行中国千年?
(2011-12-28 10:21:18)
标签:
感情真爱美文鏉傝皥 |
分类: 梦情的散文 |
本来一说起“文化”来,是一种崇高、伟大、文明的东西,可如果一旦与政治或某些东西沾边,它就变质或者说是变味了。文化如同水一样,既能载舟,亦能覆舟。文学可以为人民服务,也可以为敌人或坏人服务。或许正是因为如此,秦始皇才会做出焚书坑儒的暴逆之事;有伟人才发出“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感慨!
看《王阳明九九方略》,让人受益非浅。上面说王阳明原则上是赞扬始皇焚书之举,因为那些反经叛理邪说往往会蛊惑人心,形成不良的影响。而且,他在同弟子徐爱争论繁文的有无时,说得十分对:《春秋》若须《左传》的解释才能明白,那《春秋》经就成了歇后谜语了。孔子又何必删削它?想想也是,后来学者穷其一生,也只不过是在做孔子先生的解释家,这有什么意思?就像当代的一些红学研究家一样,净他妈的吃饱了撑的,他注释来他注释去,陈谷子烂芝麻地有什么鸟用?简直是在糟蹋国家的粮食!
就像王阳明所说得一样:那些号称圣学正宗的人却只是在做学问,混饭吃!这都是记诵辞章这种通行做法给搞糟的。他们的“成功”,告诉世人仁义不可学,性命不必修行。仔细反思也是这么这理儿,就拿儒学思想来说吧!不是他不灵,而是没有人真去实行。确实如战国时的商鞅质疑的那样:儒可以对人仁义,但怎么能让别人对你也仁义?大概诸位都看过周星驰主演的《济公》吧!济公算是够仁义够慈悲善良博爱了吧!可他在感化妓女、乞丐与杀手上,用尽了方法也是枉然,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许多圣贤哲人的思想道理都是有阴谋都是有局限性的。他们教世人学好,好让自己去学坏呢?无怪乎有一位圣者喝醉酒后吐真言说什么“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拿王阳明的学生徐爱来说,他的儒学修为和思想境界够高尚了吧!足可以与孔子的弟子颜回媲美。可也正像徐爱做梦时遇到的老和尚所说:你与颜回同德,自当也与颜回同寿!因此年纪不大的一个好学生,就早早地去世了。或许所谓的“好人不长寿”就是达此而来的吧!孔孟之道对个人的修身养心确实有益处,问题在于,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去学习它。如果一部分去学,另一部分不学;那么会出现什么问题呢?肯定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你与人为善,并不能换来别人也与你为善,或许别人会作恶多端呢。谁都知道,小人惩君子,是手到擒来,不费吹挥之力;而君子惩小人呢,犹如赤身搏蛇呀!圣贤的思想教条,把善良之辈变成了大好人,可邪恶之辈呢?他们照样为所欲为,你(指圣贤)教“善人”学好了,难不成是为了让他们受“恶人”的欺负不成?
千百年来,这么多的导师圣贤哲人,创立那么的学派思想,可始终还没有一家能真正让全体子民都弃恶从善的。有些哲学大师,他们所设立的道德规范与思想体系,不仅没有起到正面作用,反而起了负面作用;只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就是因为他们的文化中包含了太多的阴谋,诸如掩盖人性的本质,掩盖人性的丑恶面等等。正如前些时有位学者在书中提出的困惑一样:为什么提倡“人之初性本善”的东方国家,如今是道德沦丧、人心不古、风气不正?反而是那些经常宣扬“人之初性本恶”的西方国家如今建设得是井井有条、一片欣荣呢?
东西方文化的差别,注定会让东西方思想产生差别,也会让东西方人的观念产生差别,这肯定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与社会风气的纯正。人性的本能是不容掩盖,也不易改变的,它并不会因为哲人圣贤的无视而不存在或消失!中国千年“阴谋文化”的盛行,才导制了今天我们“人心微危、道心惟微”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