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国家宝藏湖南省博物馆四羊方尊艺术 |
分类: 生活记录 |
昨天和朋友们去看了向往已久的省博物馆的“国家宝藏”。总体来说,还是不虚此行的。
第一件见到的物品是7000多年前的陶器,没有亲身站在那件陶器面前,是无法理解当时我的心情的,像被某些东西猛地拉扯到另一个时空,一个完全陌生的那么遥远的却是人类文明的起点时空,我们能够站在这里欣赏这个现在看来很简单的作品,正是因为这样子的文明的萌芽。陶罐上的花纹是我喜欢的,介绍上面说,这些花纹也许来自于漩涡也许来自于水流也许来自于其他什么东西,总之这可能是最早的将具体的东西抽象化的艺术作品了吧。呵呵~~是啊,人的思维能从具体跨到抽象,从写实走向虚拟,是个很伟大的跨步。这样子的花纹,现在也能看到,有种古朴的美,古朴的美丽却带着些华丽。这句话有些矛盾,可是在现在这种工业化大批量生产艺术的时代,这样子古人手中精雕细琢才能产生的艺术品,怎么能不华丽?
陶瓷器
|
http://www.hnmuseum.com/hnmuseum/whatson/nationaltreasures/info/images/picmiddle/02/03.jpg http://www.hnmuseum.com/hnmuseum/whatson/nationaltreasures/info/images/picmiddle/02/52.jpg |
商周的青铜器和玉器让我很有亲切感--虽然现在很难见到这样子的作品了。我也一直没想明白,为什么这么好看的花纹,却被现代人遗忘?青铜器和玉器在商周大多作为祭祀的礼器,在那个“敬天保民”的时代,人类总是不自信的,希望得到上帝的庇佑。祭祀用品也就成了最为华丽的用品之一。据说,玉器在当年是用来通灵的,据比如下面这条号称“中华第一龙”的蜷体玉龙。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真正的上帝,很多玄幻的东西,我们说不清楚,只能保持敬畏之心。如果在无知的情况下还自大的话,那就太悲哀了。是的,看到这条玉龙,我感到了敬畏,这个被几千年的泥土与空气腐蚀得泛了白的玉器还能保持住现在的气势,可想当年它的神秘与崇高。我很喜欢玉器,发自内心的喜欢,不仅仅因为妈妈告诉我玉器可以护身,而更觉得它们才是代表中华文化的精髓之物。
玉石
说到这里,如果不提提这里的镇馆之宝--四羊方尊,就真的要被人骂了。因为因为历史书的插页而深深刻在每个曾经是中学生的脑子里的青铜器,真的摆在了我的面前--摆在一个展厅里格外的高台上,凸显它作为青铜器最高艺术水准的至尊地位。我还是提倡大家来亲自看看,那份发挥到极致的优雅、庄重、古典、气势,看着图片是无法感受到的。
青铜器
|
http://www.hnmuseum.com/hnmuseum/whatson/nationaltreasures/info/images/picmiddle/01/19.jpg http://www.hnmuseum.com/hnmuseum/whatson/nationaltreasures/info/images/picmiddle/01/35.jpg |
不过在这要批评某些游客。四羊方尊,国宝中的国宝,安静地摆放在玻璃橱窗里。却不停地有人用闪光灯拍摄它,咔咔咔咔,闪闪闪闪。当时,博物馆的管理员气得几乎要开口大骂了。--人还是要有点素质的。
金银器
?/P>
| http://www.hnmuseum.com/hnmuseum/whatson/nationaltreasures/info/images/picmiddle/04/51.jpg |
还和朋友们跟着一群小鬼,为三星堆那个突目铜面具的画涂上颜色.以前看教科书,见到这个大眼睛长耳朵的家伙还以为是外星人.后来看"越策"才晓得是个严重的甲亢病患者.可怜的长辈啊.不过我们在涂色的时候,把这位先人画成了女生版,加了副耳环.看到其他的画画的孩子,孩子们的画笔稚嫩、天真、不加修饰,可是他们画得很快乐,于是我们也跟着快乐了起来。本来想在上面提个“祝小朋友们健康成长”的,可是实在找不到空着的地方了。在博客这个随便我写多少字的地方,再祝
“祝小朋友们健康成长!”
你们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呢,这些国家的宝贝,你们看了会有什么感觉呢?有没有意识到身为生长在这个华夏古国的骄傲呢?也许你们还什么都不懂,可是其实你们才是这个文明古国最重要的宝贝呢。这个古国未来能不能延续下去,能不能永远强大下去,可是你们的责任呀。
孩子们的艺术品
| http://www.hnmuseum.com/hnmuseum/upload/mainpic/0112b1375233402884831288019a0657.jpg |
留恋照片
?/P>
| 我们画的三星堆面具----女版哦~~ |
前一篇:风儿带着我们飘,彭坦带着我们飘
后一篇:大孩子"孩子节"关键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