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叫人身临其境的《白色饥荒》

标签:
白色饥荒玛丽亚尤霍农夫母牛 |
分类: 读书 |
这本书很薄,我窝到床上2个多小说就读完了,但是看的时候我一直觉得冷,我知道我没有“阳”,也没有发烧,觉得冷是因为这本书,这本写暴雪和饥饿的书----《白色饥荒》。
这本书的时代背景是在150年前,即1867年,芬兰遭遇了自然灾害,农业歉收一半,结果造成十万人饿死。当时的芬兰总人口只有180万,将近8%的人口被饿死。芬兰是欧洲国家,而且周边的瑞典、挪威也对芬兰进行了救助,但都无济于事,原因是芬兰的地形。
芬兰全国共有大约18万个湖泊和同样多的岛屿,这意味着芬兰的地形非常破碎,长途运输需要马车和小船来回驳运。因此在铁路和飞机大规模普及之前,在芬兰境内运输任何货物都是成本高昂,尤其是粮食。灾荒使这些农民既无法收获足够的口粮,又得不到足够廉价的外来粮食,于是才会有大批农民饿死。
书中有很多人物,乡村医生泰奥,妓女艾琳,又叫塞西莉亚,参议员和他的妻子......
主人公玛丽亚一家四口,在缺衣少食又凛冽的寒冬里,走到了生死边缘。丈夫尤哈尼为了把生存的机会留给妻子和孩子,将属于自己的那份食物都给了他们,自己最终因寒冷和疾病,濒临死亡。
从小说中能看到,尤哈尼和玛丽亚是相爱的。书的开始写了他们的爱情,但是,因为怕再有一个孩子,他们都很克制。但是在饥荒中他们没有粮食、没有燃料,饿死、冻死将是他们最终的结局。在生
命面前,玛丽亚没有选择,最终只能把没有了生存能力的丈夫尤哈尼留在家中,她把最后一点柴火添上,把一块旧门板跺烂,把一块麦秸面包放到丈夫的手里,独自带着女儿玛塔莱娜和儿子尤霍,踏上了寻找生路的历程,他们一路向北奔赴圣彼得堡。可在路上,他们不仅要面临着天寒地冻的恶劣环境,饥饿也如影随形。还要面对恶劣环境下,无限放大的人性的恶意。虽然也有善良的人们,对他们施以援手,但是在这种举国饥荒的困境中,他们又能得到多少帮助呢?最终女儿玛塔莱娜因冻饿而死,玛丽亚自己几次被抢奸,最终冻死在冰天雪地的路途中。活在饥荒里的人不仅要为生活奔波,还要时刻为安危操心,越是残忍的环境,人的恶意就被放的越大。玛丽亚也报复,你看:
黑暗伴随着纷飞的雪花从积雪中升起,风在树间沙沙作响,远处世界无尽的死寂。玛丽亚想要拉开牛棚的门,但那门死活不开,然后一阵大风将它破开,大雪也随之倾泻进来,一并带着玛丽亚进到里面。她听到软绵绵的牛叫声。
牛棚的炉子里还有余烬,发出和前一天在磨房里一样朦胧的光。玛丽亚把灯笼挂在钩子上,往余烬里添了些小树枝,树枝噼啪燃着了,犹如脚下水坑上冰破裂的声音,她在炉子旁边找到一条马鞍褥,用它裹住了尤霍。
牛棚里有三头瘦削的母牛,玛丽亚发现了一把塞在墙和门框缝隙之间的剪刀,她抽出剪刀挑了一头看上去最健康的畜生,在它的脖子上剪开了一个小伤口。母牛发出一声沉闷的低叫,玛丽亚舔了舔伤口,开始吮吸牛血,母牛又开始叫唤,并顶撞玛丽亚把她撞翻在地,她躺在地板上试图舔掉脸颊上的泪水,但她脸上根本没有眼泪。
尤霍恳求道:“妈妈,给我暖暖身子。”
玛丽亚拖着身体靠近尤霍,她钻进褥子,蜷缩在他身边睡着了。她做了一个梦,梦中的她并不存在。那是一个无梦之梦,只有无边的无色的黑暗。
最后玛丽亚在黑暗中获得了重生,起初她只是水面上的一个倒影,然后她的五官无情的填满了那影像,玛丽亚周围的黑暗慢慢变成了一个空间,她能认出那个是牛棚,暗淡的白光从门口飘进,浓缩成一个女人,那女人弯腰捡起一把染血的剪刀,朝玛丽亚猛劈过来。
“你是魔鬼派来的吗?”
那女人的眼睛里闪烁着咄咄逼人的寒光,玛丽亚奋力从褥子里挣脱出来,拉着身后的尤霍,踉踉跄跄的逃出了牛棚,女人追了出来,手中提着一个水桶,院子里农夫正在大声的呼唤着狗,可哪里也找不见。
“那淫妇放了牛血!”
......
书写的非常细腻,翻译的也很好,值得一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