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足球需要创造力

(2006-05-05 14:39:11)
分类: 我大学的体育梦想

亚运会金牌之战引人注目,祖国健儿硕果累累。但份量最沉的一块却与中国无缘——中国男子足球队以01负于泰国队,再次失去晋级机会。这让球迷的心情很沉重。此役再次证明中国男子足球队很弱。弱在哪里?一说运气欠佳;一说技战术落后。但是我有一个感觉,就是中国队归结起来缺乏创造力,也就是不会用脑子比赛,不能临场应变、即兴发挥,队员积极性不高,兴奋不起来,在激烈的对抗中,技战术僵硬呆板。

我所说的创造力并不是指拿出什么超越时代、超越世界的“秘密武器”,而是指对机会的创造和把握能力,对攻防节奏转换的控制能力,技术动作、战术意识能灵活运用、充分表现以及处惊不变、应付自如的本领。说中国队缺乏创造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基本技术不尽人意。(1)机械定位传球,无隐蔽性和攻击力,易被抢截,失误较多;(2)回传球、横传球多,直传或渗透短传少,难以形成有威胁的进攻;(3)传接球不能以最快最有效的动作一气呵成,而是拘泥陈规、拖泥带水,延误或失去来之不易的机会;(4)控球过人不简练敏捷,不敢突破创造机会;(5)临门一脚欠佳,射门不果断,技术走形,错失得分良机。

二、战术意识差强人意。(1)球员的的无球摆脱、跑位能力差,缺乏判断力和想象力,不能用无球跑动去牵制对方,从而创造机会、制造威胁,整场节奏显得缓慢死板;(2)局部区域性的多人协同配合意识和方法单调。如反插、空切、二过一、三过二等战术运用不自如,尤其是卫线插上很差;(3)队员受位置分工的束缚严重,整体作战能力差。如前卫插上、后卫助攻都比较勉强,进攻兵力不足,脱节不流畅;(4)控制攻防节奏的能力差,不能聪明地调动对方,清醒准确地把握节奏,往往是该快不快、该稳不稳。队员放不开、受约束。

三、必胜气势无人满意。昂扬的斗志、顽强的意志品质、英勇的拼搏精神、团结向上的状态是衡量一支球队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但是中国队在比赛中拚抢不凶狠、进攻不果断,无法创造一种必胜的气势,以坚定的信心去表现、表演自己的真实水平,往往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被动挨打。

不知是中国人先天身体素质就不如别人,还是受传统文化和历史沉淀的影响,中国足球缺乏创造性、开拓性。但是我们要相信,炎黄子孙在足球上同样会有所作为。只要面对现实、克服弱点、卧薪尝胆,前程还是十分光明的。

1、  加强基本功训练。这是改变面貌、培养创造力的基础。同时还要充分重视科学训练。

2、提高教练员、运动员的文化素养和心理素质。增强运动员的理解力、承受力和领悟力,使其在比赛中能自如应用技战术。废除教练员的“唯经验论”,强化科学训练和比赛的水平。

3、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增加向国外强队和国外专家的学习机会,加强战术意识的培养。

4、改革国内足球比赛、训练体制。俱乐部职业队制是目前比较可行的做法。取消国家队全年集训制,大赛前公平竞争挑选那些表现突出,具有创造力,基本功扎实的队员组成国家队。(原载《江苏商专》校报1990/10/26第四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