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马蹄寺佛教原创摄影泡鱼儿的博客旅游 |
分类: 鱼の影像志—我的摄影作品 |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03/8c123590609546b19493fbee1e1936cc.jpeg
“丝绸西去,佛教东传”。张掖不只有丹霞地貌,还有马蹄寺。
马蹄寺不是一座独立的寺院,由北寺、南寺、千佛洞、金塔寺和上、中、下观音洞等组成,其中北寺即永乐十四年被明成祖赐名的“普光寺”,原为汉传佛教寺院,后皈依藏传佛教格鲁派,为青海东科尔寺属寺,由原藏族部落马蹄十四族供养。这座与敦煌莫高窟、榆林千佛窟齐名的河西三大佛教艺术宝窟之一,隐藏在巍峨凛然的祁连雪山南麓临松山下,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03/5329b2a4f50648f78879bd7d9fd3e8e1.jpeg
从张掖城市区出发,开着车沿峡谷向南行驶60多公里,远远看到一片雪山。正值金秋时节,山上白雪皑皑,山下草木金黄。导游说,雪山脚下就是马蹄寺了。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03/2815422419034dfc85c74d6930f921fd.jpeg
进入马蹄寺山门之后,我们直奔普光寺的三十三天石窟。气势恢宏的三十三天石窟是马蹄寺的经典去处——这片共有七层呈宝塔形开凿于悬崖绝壁上的二十一个石窟,形如一座佛像塔,镶嵌在百米多高的绝壁悬崖之上,令人叹为观止。佛经上讲,须弥上顶中央有释帝天,四方四座山峰各有八天,居住着八位诸天神,即四八三十二天,共为三十三天,它是诸神游戏娱乐之处。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03/5d6a9fca7aba4f4da9bf00a736bc4323.jpeg
升起无人机,从这个角度更容易看出三十三天石窟所处的地理环境。马蹄寺石窟群主要开凿在这种古近纪砾岩上,洞窟与洞窟之间有栈道相连,悬空飞架,平添气势。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03/76187f7046bf4a28bed87c9e504d0f50.jpeg
马蹄寺的具体建造年代目前尚有争议,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始自北凉,终于清代,开凿的年代大约和敦煌莫高窟同期。据《晋书·郭瑀传》载,东晋人郭瑀曾“东游张掖……隐于临松薤谷、凿石窟而居”,又据《甘肃府志》记载:“普光寺又名马蹄寺,为晋之郭瑀隐处,石洞凿于郭瑀及其弟子,后人扩而大之,加以佛像”。巧合的是,郭瑀来自敦煌。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03/005324bdcbdf4720b9b052a98c2fd0bd.jpeg
在马王殿中的青石板上,有一块非常明显的马蹄足印——马蹄寺的寺名也由此而来。传说这枚马蹄印,是天马下凡时,踩在这块岩石上留下的。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03/7d4d010b14c54d62acd0455a179c184a.jpeg
马蹄寺石窟群经历代开凿扩建,现保存有北魏、隋、唐、元、明、清等朝代的塑像、壁画等珍贵文物。这是马王殿门口残存的一幅壁画,依然可以看出其用色之鲜艳。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03/072ee3e3534c4295a01e482c28259bf7.jpeg
由于砾岩质地坚固粗糙,不宜精雕细刻,马蹄寺石窟的佛像多采用“石胎泥塑”的手法。从其建造形制和造像风格上来看,北寺、千佛洞和金塔寺的部分石窟大约创建于5世纪初或更早。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03/15247e79eba24b45a1d977e52c2db677.jpeg
在这幅壁画上面,可以清楚地看到万历四十二年六月十五日,一位弘仁寺住持来此上香时留下的“墨宝”。在学术界,比较普遍的一种说法是,马蹄寺石窟可能和北凉沮渠蒙逊创建“凉州南山石窟”这一记载有关,而其他洞窟大多为北魏至明清历代营建或重修。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03/f9f6619c0b1b4dbda3145944685e9d90.jpeg
从明万历四十二年,到清康熙七年,这位弘仁寺的住持连续来此上香。不由得引发了我对这个弘仁寺的好奇心。查了一下资料,发现位于北京东城区福祥胡同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弘仁寺似乎可以与马蹄寺有些联系。弘仁寺原名“福祥寺”,与马蹄寺北寺(普光寺)一样,同为汉传佛教寺院,始建于明朝正统元年(1436年),是武姓太监为明英宗祝寿而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该寺曾重修。清雍正二年(1724年),该寺改为藏传佛教寺庙,并更名为“弘仁寺”。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03/8e08aef0df71443b842199a5bead4579.jpeg
让人痛心的是,在最下一层的石窟内,成排的壁龛内,没有任何佛像,如今只剩下了这般残缺的模样——上世纪六十年代,马蹄寺受到严重破坏,佛像被砸,壁画被扒,损失殆尽,完整的雕塑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复而成。要知道,马蹄寺最兴盛时仅北寺、南寺和千佛洞三个地方就有僧众1000余人。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03/3ca0d4001bbe47b683fc741377cbee75.jpeg
我决定爬上三十三天石窟去看一看。想要登上三十三天石窟最高一层,必须通过岩石内部开凿的石梯通道才能到达。通道不仅狭窄,只能容下一个人通过,而且非常陡峭,坡度达70度以上。攀爬过程非常惊险,没有扶手,只有手脚并用,牢牢抓住开凿在通道两边的“凹”形石坑才能上去。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03/17cee890537d44d6869f5da2be69a886.jpeg
这是我上到第二层看到景象!石窟内的墙壁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游客刻画的姓名和“到此一游”。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03/d1d3358e67274ff6a4c61d444a1ba1b0.jpeg
几乎每一个石窟内的每一面墙壁,都被游人或香客刻满了字。有的壁画被前面的人揭走了,后来的人又在上面刻下了自己的姓氏,层层覆盖,不忍视之。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03/a4594a2be4bd4556bbf8dc246167afcb.jpeg
这面墙壁上留下的方方正正的划痕,看上去似乎是有人准备将佛像揭下来带走。文物专家表示,石窟受到的这些破坏是永久性的,无法修复,实在是令人心痛。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03/0771bf66e713497585c813bfeaa9730b.jpeg
在一堵墙壁上,有人挥毫写下“修复马蹄寺,众之原(注,此处应为‘愿’)望!”几个大字,殊不知,他在这面一千多年历史的石窟墙壁上挥毫泼墨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冯骥才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罗马人懂得一根柱子倒了,是不能扶起来的,因为这是时间老人和历史巨人的行为。”不管有任何理由,破坏文物的行为终究是不可容忍的。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03/ab9bc3a151d5449abb7218fcd17ba9fa.jpeg
“那一天,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只为与你途中相遇”。摄影,旅行,看天下,我是@泡鱼儿,每天与你分享旅途中的那些事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