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老屋、一位八旬的阿公、一把亮堂的剃刀、一张老式的坐椅……,看剃刀在老人手中上下翻飞,顾客毫无惧意的安静与祥和,那是流动的时光,更是穿越的历史。
广东韶关,仁化县石塘古镇,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正在为一名年轻顾客梳刀、刮眼睑。
今年83岁的杨胜才一辈子只干了一样工作:理发。
他说,他要理到100岁。
他绝对有资格当选丹霞山最老的理发师。从十几岁当学徒,至今已经理发60多年。
理发,俗称“剪发”、“剃头”。中国数千年的传统以及儒学家文化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头发只能任凭它生长,别说剃掉,连用剪刀剪都不行,除非出家当和尚、尼姑。所以古人只在很特殊的情况下才会剪掉头发。1644年清军入关后,为了强迫汉人等其他民族臣服,颁下“剃发令”,要求按照满洲人的发式,剃掉前额和周围的头发,梳成辫子,不服从就杀头,“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从此以后,七十二行里也就有了“剃头”这一行业。
一张旧木椅、一个脸盆、几壶开水,还有挂在围墙上的一面镜子,就是这个老理发店的所有家当。镜子上面贴有一张红色的纸,上面写有“理发5元”。
阿公虽然年纪已经八十多,除了耳朵有点背,精神却相当矍铄。掂起剃刀,手法干净利索,一招一式相当娴熟。尤其是梳刀、刮眼眶、洗眼,这些词语相信很多年轻人听都没听说过,旁边的人更是看得胆战心惊。
如今新潮时尚的发廊遍及大街小巷,惟有这里还是店面依旧。一间老屋、一把亮堂的剃刀、一张老式的坐椅……,看剃刀在老人手中上下翻飞,顾客毫无惧意的安静与祥和,那是流动的时光,更是穿越的历史。
-----------------------------------------------------------------------------------------------
版权声明:本博客日志图文均属泡鱼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任何网站、媒体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复制,或利用其它方式下载使用。约稿、媒体采用或商业用途请用以下方式联系:
◆Email:cffc119@sina.com
◆QQ:535026849
◆微博:@泡鱼儿
◆微信:paoyuer
摄于静。安于心,我是@泡鱼儿,关注我的微博,随时分享我的最新动态!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