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摄影人文纪实张家界泡鱼儿的博客旅游 |
分类: 鱼の影像志—我的摄影作品 |
最幸福的等待,是想念妈妈的美味;
最幸福的味道,是倾听爸爸的笑声;
最幸福的时刻,是一家人的团聚。
唠唠家常,说说心事,聊聊感情,
没有家人的晚餐,即使山珍海味,也是索然无味;
全家人的晚餐,即使一碗面条,也充满爱的滋味。
感谢爸妈,让我们有幸福的等待。
■ 五一,在北京工作的博友源和在江西的女友小美相约在湖北襄阳会合,准备从这里一起回源的老家湘西。
■
凌晨6点,天色刚亮,火车提前到了,源牵着小美的手走出站台。源说,牵着小美的手回家见爸爸妈妈,就像第一次牵手那样,两个人的手心里都出了汗。
■
■ 进屋第一件事,翻冰箱,找腊肉。
■ 在沙发边的台灯下,我发现了这张打印出来的纸。为了迎接源和小美回家,爸爸妈妈早已经计划好了这几天的行程。
■ 懂事的小美和妈妈走进厨房,和妈妈一起为我们做早餐。
■ 小美是朝鲜族,老家在延边。妈妈煎了糍粑,源问小美,像不像你们那里的年糕~
■ 儿子回来了,妈妈带着我们到市场上挑选新鲜的蔬菜。妈妈说,今天中午我们吃家传菜,蔬菜酿。
■ 陪妈妈洗菜。源说自己其实并不怎么会做家务,只是想尽量多地和妈妈呆在一起。
■ 苦瓜酿、辣椒酿、茄子酿……,各种蔬菜皮儿酿。源说,小时候,他习惯把这个叫蔬菜饺子。
■ 妈妈说,源源和他爸嘴太挑,不喜欢吃茄子和苦瓜,包上肉,他们就吃了。那里面层层包裹的,分明是一份沉甸甸的爱。
■ 煎的时候也是一门学问,必须掌握好火候,不然外面焦了,里面的肉还没有熟。刚起锅的苦瓜酿,闻一闻,和韩国菜有什么不同思密达~~
■ 小美说也要下厨房和妈妈一起学做蔬菜皮儿酿。妈妈为小美系上蜡染的围裙,说,儿子不在家,好久没做饭,围裙上好多灰。
■ 除了爱做饭,妈妈和小美,爱被拍。
■ 小美卷了吉林老家的饭团,奶奶没见过,说,这和米里包菜,菜里包肉是一个道理。
■ 不过土家的后生,端腊肉的时候,笑得最欢。
■ 满满的一桌,最好的,总是要先夹给长辈。
■ 午饭后,源和小美在沙发上玩自拍。
■ 儿子带着女朋友回来了,按照计划,我们去老家。山路难行,源的堂兄爱民开着越野车送我们。
■ 我们只好弃车徒步前行。妈妈说,源背着美美趟过的这条河,和爸爸当年背妈妈趟过的那条河一样。
■ 山间小路上,妈妈采了一朵山花戴在小美的头上。
■ 青山绿水间的梦里老家。
■ 上坟的时候,妈妈对源说,要像爸爸当年那样,到外面的世界,见见风浪。
■ 聆听与对话。
■ 山里的土鸡蛋,这一锅煎了13个。老人说,现在的城市里哪里还吃得到土鸡蛋。
■
源说最爱吃在火坑上用顶罐煮出来的带着锅巴的饭。这碗我特意叫老人舀出来的米汤,凉在桌子上,我竟然后面忘了喝,整理图片才想起来~~
■ 爱民的父母自己种了菜园,吃不完的,就放到坛子里做成腌菜,送给自家的亲戚。
■ 老人们说,他们迁到这里的时候,用五十把斧头开地,还背上了十多个老祖宗传下来的腌菜坛子。
■ 湘西老家的每一个坛子,都比塑料袋诞生的历史要久。很奇特的是,这里的泡坛都是倒着放在石头上的。
■ 老坛酸菜,古称菹,《周礼》中就有其名。北魏的《齐民要术》,更是详细介绍了祖先用白菜(古称菘)等原料腌渍酸菜的多种方法。不过像这种将坛子倒放在地上的做法我倒是头一回见到。
■ 小美说,韩国的泡菜都是装进真空包装袋放在超市里卖,不像山里头这样腌在坛子里。
■ 发酵着乡土和光阴的坛子腌菜,代代相传。在爱民家里的众多坛子里,最古老的要数这个造于明代的坛子了。
■ 像每次一样,要走的时候,老人都会用塑料袋,装满满一袋坛子菜要儿子带上。
■ 离开时,那对相互搀扶的老人,站在村口,向我们不停地挥着双手,成为最美的风景。
◆Email:cffc119@sina.com
◆QQ:535026849
◆QQ:491288599
◆MSN:paoyuer@live.cn
--------------------------------------------------------------------------------------------------------------
喜欢摄影的我,热爱旅行的我,爱看电影的我,随时微博的我,喜欢分享的我。
有事请您私信我,没事评论我,喜欢就请关注我!
别只看我博客,点关注、点关注!
QQ不常上,留言请纸条或者微博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