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节民俗·汉江号子

(2008-02-16 15:24:17)
标签:

春节

民俗

汉江号子

湖北襄樊

汉水

码头

视觉图片

泡鱼儿的博客

旅游

分类: 鱼の影像志—我的摄影作品
(点击可查看大图) 
■春节民俗·汉江号子
 

在近两年的春节民俗表演活动中,一些重新挖掘整理的民间文艺节目成为一大亮点,其中的《汉江号子》,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音乐感染力。

“扼天下咽喉,守荆楚门户。”地处汉江中游的襄樊毗邻鄂豫渝陕,素有“南船北马”之称。在古代,我国的政治中心主要在北方的西安、洛阳等地,南方人乘船北上,通常要在襄樊弃舟换马,而北方人骑马南下,则要在襄樊弃马登舟。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襄樊成为军事重镇,还使之跻身汉水流域最重要的商贸城市,“商贾连樯,列肆殷盛,客至如林”,吸引着各地商贾。漫步汉江北岸的樊城江边,至今仍留有龙子口、公馆门等古码头的遗迹,五公里江岸即有20余座水运码头。不远处更有规模宏大的商业会馆群,明清以来先后建有晋、陕、苏、浙、闽等11个省的21座商业会馆,几乎个个飞檐翘角、气宇轩昂。尽管现存的山陕会馆、抚州会馆等6座会馆日显破败,却是昔日樊城商埠辉煌的历史见证。于是,就有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码头文化。在木船航运时代,汉江上木船的动力来自船工的身体,汉江号子遂应运而生。

 ■春节民俗·汉江号子

 

号子也称劳动号子、哨子。流传于中国各地。先秦典藉《吕氏春秋》有一段记载说: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这是先民一边集体搬运巨木,一边呼喊号子的逼真描写。而且,还说出了一个极朴素又极重要的道理:早在原始时代,凡“举重”,必唱“劝力之歌”。所谓“劝力之歌”就是后来的劳动号子。汉江号子,以乐句短、起伏大、节奏紧、气势跌宕豪放为特点,曲牌丰富,旋律高亢,其唱词与民间传说和两岸地理风物、生活形态相关,是汉水文化和风情最有力的历史见证。码头工人搬运货物时此起彼伏的哼嗨加油声,驾船汉子掂篙抢滩时响彻山川的粗狂吆喝声,拉船纤夫背纤跋涉时荡江回旋的汉江号子,是镌刻在汉水深处的一阙深沉而又凄美的生命交响曲。

千百年来,汉江号子对汉江航运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铁路、公路和航空等现代交通的飞速发展,加之汉水流域环境的退化,汉江水运走向了衰败。汉江号子失去了原有的生存环境。然而汉江号子更主要的是一个文化符号,是人与自然和劳动相结合又相碰撞而产生的精神、艺术之花,是不应忘记的历史记忆。

 

■春节民俗·汉江号子

 

相关链接:

■春节民俗·司老爷查街

■春节民俗·襄阳孔明灯

■春节民俗·襄阳女子火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