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湖北襄樊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正式启动。据悉,9月22日“无车日”当天,在部分路段将定时为无小汽车区域。
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是由建设部发起,9月16日至22日在全国108个城市开展,其中9月22日定为“无车日”。首届“襄樊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以“绿色交通与健康”为主题,9月22日7时至19时,在解放路(樊城一桥头至长征路)段实施机动车交通管制,只允许公交车、客运出租车、校车、通勤车和军警、急救等机动车辆通行。
襄樊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从9月16日至22日,将围绕“以人为本,公交优先”活动主题,每天开展一项主题活动,媒体全程跟踪报道,宣传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理念,提倡选乘公共交通出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为确保市民出行,城市公共交通周期间,市公交总公司日营运班次将由原来的818个增加到894个,在9月22号“无车日”当天,日营运班次将达到949个,所增加的班次主要集中在1路、13路、14路、512路、536路、24路等骨干线路。
襄樊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2007年—2020年)
公交规划是公交优先政策落实的基础条件之一。襄樊市于2005年开始对新一轮的公交规划进行重新编制。2007年4月28日,襄樊市成功举办了公交规划评审会,体现公交优先发展理念的公交规划最终项目成果顺利通过专家评审,目前已正式获得襄樊市政府的批复,至此襄樊市成为湖北省首个完成新一轮城市公交规划编制工作并完成专家评审和政府批复的城市。
本次规划首先明确了公交优先发展的地位,以满足襄樊市民公交出行需求为根本出发点,通过对现有公交系统的优化调整,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及公交的吸引力,积极引导个体交通方式向公共交通方式的转移,并结合城市性质与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方向,提出襄樊市公交发展战略与措施,最终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交通系统。
公交规划一旦落实后,以公交车为主,出租车为辅的公共交通格局将极大的增加居民总体出行比例,公交线网密度进一步增大,乘客候车时间、换乘距离大幅缩短,为市民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出行条件。
具体指标:
⑴
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居民增多,出行时耗缩短。
公交出行占居民总体出行比例近期不小于12%;远期不小于20%。城区内90%居民单程公交最大出行时耗不超过30分钟。
⑵
公交线网密度增大
近期城市中心区线网密度达3.0公里/平方公里以上,外围区达2.0公里/平方公里;中远期中心区线网密度达4.0公里/平方公里以上,外围区达2.5公里/平方公里。平均站距市区不超过500米,郊区不超过800米。
⑶
乘客候车时间缩短
乘客市区线路候车,高峰时段不超过5分钟,平峰不超过10分钟;郊区线高峰时不超过15分钟,平峰时不超过20分钟。公交车平均营运速度达到20公里/小时以上,行车准点率保持90%以上。
⑷
换乘距离缩短(注:换乘是从一辆公交车下来乘坐另一辆公交车)
平均换乘系数控制在1.5以内(指乘客在城区任意两点内,只用换乘两辆公交车即可到达),平均换乘距离不大于200m。
⑸
公交服务覆盖面扩大
近期公交车站服务覆盖率以300米半径计,大于50%;以500米半径计,大于90%。中心城区内:近期公交车站服务覆盖率以300米半径计,大于70%;以500米半径计,大于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