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次列车英雄列车的首任车长---张敏媛

标签:
12次车长张敏媛中国人物 |
分类: 声声不息 |
http://s16/bmiddle/55837fb0h8cd50424733f&690
年纪稍长一些的人,熟悉张敏媛是从故事片《12次列车》开始的。
---【出影片片段。车长介绍。压混。11秒】
电影《12次列车》车长的原型就是今年73岁的张敏媛。1951年,当时只有16岁的张敏媛考入沈阳北站当上了一名广播员,后来又在售票员的岗位上创造了“万张售票”无差错的记录,由于业绩突出,当选为沈阳北站团总支书记。1958年,23岁的张敏媛被派往刚刚组建12次列车“38”包乘组,担任第一任车长。
【出录音:(发车被困)。1959年7月21 日,沈阳到北京的12次列车和往常一样,正常开出。外面下雨,但不大,车走到十河桥,前卫高岭间394公里 55公尺处时,车一下子停住了。这时外面雨特别大,外面在车撒谎那个看车站西北方向水就过来了,像一面墙,水头声嗡嗡特别大,吓人,大树连根拔,房屋看不见了,粮食仓库一下没影了。】
列车被困后,失去了外界所有的联系,张敏媛果断地决定,列车立即后退到高处,这在当时是个大胆的决定。
【出录音:(退车后桥塌了)我们是5:54退的车,桥梁是6:10被大水冲走了,连桥墩都冲走了。旅客说,要不是12次列车果断的决定,我们就和洪水一块走了。】
为了能尽快脱离险境,张敏媛马上召集车上党支部成员召开党小组会,一方面组织人员安抚旅客、一方面想尽办法解决旅客吃饭饮水问题。
【出录音:(解决吃喝) 水大大不能喝,车厢的水前一天水就喝光了,第二天,我们到7、8里地外挑水,折到大缸里烧水。用从冲毁的粮食库中抢出来面2000多斤,经过公社魏书记同意,批了16袋面,成立了烙饼小组,烙了720斤面的饼。 】
被困的12次列车正在等待救援时,周边村屯的灾民发现了这座洪水中的孤岛,纷纷向12次涌来。
【出录音:(救人)。我们把车窗、车门打开,下去往上面推,往上拽,把旅客往车上救。这时候,水就过来了,车轮也没了,水头撵着车走。车上旅客秩序比较乱了,我说:大家不要慌,只要有12次在、有列车党支部在,有列车乘务员在,就能保证大家的财产安全。(本来车上600多名旅客吃饭、喝水已经很成问题了,有没有放弃的念头?) 没有放弃的想法,灾民是客人,和旅客一样的照顾.】
1959年7月25日8点30分,与洪水顽强拼搏、奋战了3个昼夜的12次列车,驶回沈阳。全车600多名旅客及乘务人员安然无恙,从洪水中救出的350多名灾民也都顺利脱险。这场近千条生命的获救过程,创造出新中国铁路史上的抢险奇迹!
1959年8月13日,铁道部部长滕代远签署表彰命令并颁发了“铁道部一号奖状”,把新中国诞生后铁路系统的最高荣誉奖授予12次列车,并授予“英雄列车”称号。
1968年离开12次列车后,张敏媛先后从事了党务、共青团、工会、经营工作,被评为辽宁省劳动模范。岗位不同了,可她精明强干、敬业果断的作风却从来没有变过,直到1992年退休。
【出录音:(12次感悟。)我的成长过程,是12次培养了我,我觉得在12次,有集体主义的精神。12次是英雄的集体,我只是代表,是其中一员。】
现在,张敏媛一直参加劳模物业公司的活动,在她看来:为市民服务和为旅客服务一样,都是崇高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