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学生上法制课

标签:
法制意识青少年性行为社会阅历杂谈 |
分类: 个人日志 |
(二)正确处理矛盾冲突。人总是处于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冲突之中的,谁也不能避免,什么时候也不能避免。同学们上学期间难免会遇到一些矛盾冲突,甚至火冒三丈、心里极不平衡的时候。面对矛盾冲突要坚决克服冲动,理性解决,避免违法犯罪。冲动是魔鬼,冲动的惨剧不甚枚举,冲动的后果触目惊心,冲动的代价也许就要用你的青春乃至一生去承担。怎样有效克服冲动,避免矛盾激化?第一,不要放任面子思想作怪。矛盾的激化都是面子思想惹的祸,逞一时之威风,结果铸成大错,这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第二,不说伤害别人自尊的话,坚决不动手。第三,善于接受调停,寻找解决矛盾的其他途径。
(三)正确健康上网。互联网的发展,正如一股浩浩荡荡、汹涌澎湃、扑面而来的洪流,既显示了当今科技进步的强大动力,同时也夹带着污泥、浊水和沉渣。从青少年的犯罪诱因上看,不良文化影响巨大,特别是互联网在诱发青少年犯罪诸要素中所占分量急剧上升。渲染暴力的网络游戏、色情淫秽的不良信息、低级庸俗的网上聊天、过度迷恋的依赖心理等,都是诱使青少年越出雷池、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怎么健康上网、正确用网,有五点要注意:第一,网上也要有敌情意识。互联网已经成为敌对势力对我文化渗透、颠覆破坏的重要渠道。大家务必还要保持一定的敌情意识,防止被拉拢利用。第二,网上行为要负责。有些人把网络完全作为一个匿名的世界,无所顾忌,肆无忌惮。这是误解。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网上传播淫秽物品、网上损毁他人名誉、网上侵犯他人隐私、网上造谣惑众扰乱社会秩序,和现实生活中一样,都是要负法律责任的。第三,网络只是工具,不是玩具,网上游戏要适度。据一些统计资料表明,90%的青少年上网是玩网络游戏,有的已经到了痴迷程度。到了痴迷的地步,肯定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精神卫生专家研究分析接触到的病例后说,青少年一旦沉迷于网络即会产生愈来愈强烈的心理依赖和反复操作的渴望,不能操作时便出现情绪烦躁、抑郁等症状。这种成瘾症状的特征,与毒品海洛因的成瘾行为特征极其相似,故被称为“电子海洛因”。一旦成瘾,就会带来吸毒一样的后果,难以戒除。由于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育不成熟,上网成瘾还会使青少年的人格发生明显改变,从而诱发违法犯罪。第四,网上不良信息不接触。一些网络上频繁出现的凶杀、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东西,严重影响、腐蚀和危害身心健康,诱发青少年的犯罪欲望。对于网上不良信息,诸位不要好奇,不要追求刺激,没有积极作用,只有危害效果。第五,网上交友要谨慎。网上交友,网下实施犯罪,已经成为一些犯罪分子的惯用手法。大家网上交友一定要谨慎,增强辨别能力,避免受到犯罪侵害。
(四)正确处理大学阶段的情感问题。现在大学生恋爱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讨论大学生法制意识建设问题,也就不能绕开依法妥善处理恋爱中遇到问题这一课题。由于对恋爱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很好地依法理性处理,从而导致的令人痛心的案例也不少。
如何正确对待大学阶段的情感问题,三点建议:
一是尽量不要恋爱。理由有三:第一,恋爱是有成本的。恋爱也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撑啊,至少要送送鲜花、吃吃肯德鸡吧。同学们的父母绝大多数都没有将恋爱列入你们的开支预算。没有钱怎么办?由此引发的盗抢案例也不少。第二,恋爱是一项复杂的情感活动。同学们都是从学校门跨入学校们,受社会阅历、心理成熟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恋爱中碰到的一些复杂情感问题,很难作出理性、正确的判断和处理。第三,恋爱是一项耗费精力时间的活动。大学期间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是一生中最后一个最完整的学习时间段,步入工作岗位后很难再有这样一个不受干扰的学习环境和整块时间了。因此,希望诸位珍惜和用好大学的时光,把知识和本领真正学到家。二是恋爱的态度要认真。《大话西游》里有这么一句台词“爱一个人难道还需要理由吗?”,在大学生中风靡一时。但是也有少数学生误解了这句话,将之作为轻率恋爱的所谓“理论根据”,有的将恋爱作为生活空虚的寄托,有的将恋爱当作一场游戏,有的甚至将恋爱作为炫耀的资本,最终既害人也害己。因此,我希望诸位对待恋爱的态度一定要认真,在进入恋爱角色前一定要冷静思考是否是出于纯正的感情动因。三是处理恋爱中的问题要理性。恋爱中往往会碰到一些情感问题,处理这些问题一定要理性、要合法,不能伤害别人,更不能走极端。另外一个,要避免性行为。前段时间,从报纸上看到两组数据,据一份关于大学生性行为的调查显示,调查对象中,过半数的女生对婚前性行为感到后悔,近7层的女生认为过早的性行为给身体健康造成了影响,很是令人深思。
讲课中列举了马加爵、王彬以及本地大学生违法犯罪和大学生被侵害的大量案件。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纪委书记唐靖辉同志主持了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