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秋前夜望明月

(2008-09-14 01:16:35)
标签:

月色

《春江花月夜》

广陵涛

张若虚

杂谈

分类: 个人日志

中秋前夜望明月

 

    晚上,上级通知:今年第13号强台风“森拉克”将于今夜袭击江苏,要求做好抗击台风和抢险救灾的各项准备工作。我与各市值班局长通话后,在办公室看书静候着。想起通知中说:受强台风“森拉克”影响,未来三天,江苏有小到中雨或雷阵雨。也就是说明天中秋节无法赏月了。于是拎着照相机出去照几张中秋前夜之月。

中秋前夜望明月

月色明亮

    夜间10时38分的月色是那么的美,月亮高悬苍穹,月光照亮整个天空,楼房、杨柳、小河、马路都披着银光。鼓楼路上二条长龙般的灯光与月色交相辉映,又使人觉得路灯是那么的多余。局办公楼前的小河,月色下静静地依偎在两条红石护坡中间,一阵微风吹来,水波荡漾朵朵银花,象小鱼群穿出水面。小索拉桥横跨小河,月光下亮着蓝灯的桥面象长虹落在河面。

中秋前夜望明月

虹跨两岸

    这小河南连长江,那南边江边月色如何呢?我想一定与唐代扬州诗人张若虚看到的一样:“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是呀,你看这“春江潮水连海平”,千里长江江水滔滔,“ 何处春江无月明”?

    唐代泰州这片土地隶属扬州,这江也是扬州的江面。唐代时,历史上有名的“广陵潮”(广陵涛)还没有消失。“广陵”是扬州的古称,在唐代中叶以前的数千年间,扬州、镇江一带的长江广陵潮比后来的钱塘江潮更加波澜壮阔,其宏伟景象使无数骚人墨客荡气回肠,留下许多传世的文字诗篇。西汉大文学家枚乘的《七发》:“春秋朔望辄有大涛,声势骇壮,至江北,激赤岸,尤为迅猛。” “将以八月之望,与诸候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乎广陵之曲江。” 观潮的时间与现在的“八月十八钱塘观潮节”大致相同,也在中秋之际,月球引力导致潮水最高最大。东汉王充《论衡·书虚篇》提到“广陵曲江有涛,文人赋之”。魏文帝曹丕看到广陵潮,亦惊呼:“嗟呼!天所以限南北也。” 南朝乐府民歌《长干曲》:“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摇。妾家扬子住,便弄广陵潮。”形象描述了广陵潮波澜壮阔以及当时人们弄潮的景象。《南齐书》记载:“永初三年,檀济始为南兖州,广陵因此为州镇。土甚平旷,刺史每以秋月多出海陵观涛,与京口对岸,江之壮阔处也。”海陵即现在的泰州一带。

    由此可见,当是时观潮地点应在现在泰州。

    我不禁枉断:《春江花月夜》这篇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创作之地就在海陵、就在泰州,诗人看到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之时就是中秋之际。

    啊,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就因为这一首《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今晚我见到的之月色,应与张若虚大诗人所见一样。

    中秋之际的明月,成就大家的明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