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童工、学徒工、少年钳工(一)

(2008-08-29 20:12:03)
标签:

钳工

锋钢

童工

学徒工

木工带锯机

杂谈

分类: 往事回顾

    我陪郭局长和电工黄师傅去姜埝,找民星学校的李董事长(也是锦辰集团的董事长),请董事长关心帮助安排黄师傅的大学毕业的孩子到学校做教师,恰巧从我小时候工作的工厂旧址经过。

    我每次从这里经过,总有一股亲切的感觉。尽管扬桥口公路西边的姜埝农具厂(又名姜埝深井泵厂)东厂区已“退二进三”,开发为居民住宅区,西厂区已变成市政府广场,但这里毕竟是我曾经工作三年四个月的地方。

    我从1976年4月19日到1979年8月30日在那儿做钳工,受的累、吃的苦终身难忘,同时在那儿得到的锻炼也使我终身受益。

    我进厂时不满十四周岁,可以说是童工。但只有我家人和姜埝公社工办室印主任知道我实际年龄。我个子高,1米79,别人看不出我的实际年龄。

    厂后经过十五天的政治学习,我们这批新招的工人就分配上岗了。我在金工车间学钳工,最先跟的师傅叫汤井林。我们师徒俩负责新产品木工带锯机的装配。

    本来农具厂主要为农服务,主要制造和修理农机具。如锻造钉耙、大锹、锄头、镰刀、铁铲、菜刀等等,所以厂里有个锻工车间。还要做木掀、犁、家俱、水车等等,所以厂里有个木工车间。还要修理脱粒机、“小老虎”(又一种脱粒机)、水泵、柴油机等等,所以厂里有个金工车间。

    但这些产品和修理工作不能使厂里的产值上去。在进厂不久的全厂职工大会上,厂里的陈支书讲:去年我们厂年产值三十万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没有定型产品,只靠小农具和修修补补,产值是上不去的,所以要上新产品,这就是木工带锯机。

    由于没有翻沙车间,铸件(机身和下大盘等)都在县辅机厂浇铸好,再运回来加工。这种状况直到一年后我们自已建了个翻沙车间。

    机身用刨床将两侧和燕尾刨好后,就要我们钳工工作。先是划线,对着图纸,用钢板尺和锋钢划线针划好线,再用锋钢冲子打好点,以此划圆,到钻床上打孔,再攻丝。师傅教我一遍。由于我上学时几何比较好,感到划线很简单,与上学时的区别只不过是原来划在纸上,现在划在铸铁上。但打孔就要小心,因为攻8毫米的螺孔,6.75毫米的孔,钻头的速度要掌握好,打的速度也要掌握好,不然就会断钻头。更难学的是攻丝,初学者最易扭断丝锥,断了又不易退出来。要领是先用头道攻,一定要与平面垂直,即在孔里不能歪,把握好力度,用扳手轻轻恰到好处地扳。我手感特好,很快把握了要领。

    技巧虽好掌握,但体力活就要硬碰硬。上次说过,抬大盘闪了腰,在家息了好久。我们车间主任沙文通说我是娇气干不了体力活,他不知道我其实不满十四周岁。直到我考上公安学校,临走告诉他时,他才大吃一惊。

    为了能学到技术,爸爸请车间里几个技术好的师傅多关照我。几个师傅都很热心,黄茂林、周保余、还有一个叫杨得华的师傅,在我干活时,有空在旁边看着,不时地指点。

    我也到新华书店买了本《钳工》,那时书价特低,只有0.26元。每天就是看这本书,边看边做。

    开始时唐山大地震前,我常住在县城我爸爸宿舍里,不回官庄乡下。所以每天晚上喝了几碗糁儿粥后,就到相距不远的厂里去,在车间练钳工基本功。

    钳工有三大基本功是:锯、凿(錾)、锉。

    我把废钢板夹在台虎钳上,用钢锯锯,最后练到凭感觉,从上到下三十厘米一条线笔直的。锯削很讲究要领:夹工件时就要把好――夹伸有界线,锯割就不颤,夹得要牢靠,避免把形变;安装锯条时――无条不成锯,凡锯齿朝前,松紧要适当,锯路成直线,二面保平行,锯缝才不偏;起锯也是关健――左大拇指逼,右手锯,行程短小慢,角度记心间,边棱卡齿断锯条,远近起锯要选好。

    我用锋钢到锻工车间打成凿(錾)子,晚上到车间找直径30毫米左右的钢元,在上面练习凿销漕。开始鎯头总打在握凿(錾)子的左手上,手虎口都打肿了。后坚持把握要领,眼睛坚持不看左手,只看凿(錾)子刃口与钢元接触处,凭感觉让鎯头准确无误地打在凿(錾)子顶部。抓住要领:肘收臂提举锤过肩,手腕后弓三指微松,锤面朝天稍停瞬间,目视錾刃肘臂齐下,收紧三指手腕加劲,锤錾一线走弧形,左脚着力右腿伸直,动作协调稳准狠快。坚持了二十多天,就再也打不到手了。同时学会磨凿子,针对不同质地的钢材和铸件磨不同角度的刃口。

    锉削是钳工重要的基本功。锉刀有粗齿、中齿、细齿、油光锉、什锦锉,我们常用中齿和粗齿。锉销要有好的握锉方法,掌握操作姿势和动作要领:两手握锉放件上,左臂小弯横向平,右臂纵向保平行,左手压来右手推,上身倾斜紧跟随,右腿伸直向前倾,重心在左膝弯曲,锉行四三体前停,两臂继续送到头,动作协调节奏准,左腿伸直借反力,体心后移复原位,顺势收锉体前倾,接着再作下一回。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已能在很短时间内锉好一个六角,而且不用千分卡和游标卡,只用卡钳和钢尺,最大误差只有七八丝。因为锉六角,每个面最大不能超过这个圆的半径,所以先锉一个面稍小于半径,然后锉对面并确保平行,再锉另四个面就好锉了。

    此外,还有刮削,实际上这要好久才能练成真功夫。分用三角刮刀和铲刀,前者刮孔,后者刮平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