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用未完成的书稿《我的创刊号》
谢其章
今年是范用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汪家明先生以新著《范用:为书籍的一生》(三联书店2023年7月出版)来纪念这位杰出的出版家。当读了书中第四章《最后的书时光》,我想起了一部范用未完成的书稿,也许值得写出来我知道的一点儿细节,并以小文来怀念范用先生。
汪家明写道:“《存牍辑览》是范用最后编纂的书稿,没等到这本书的出版,他就去世了。这部书稿,他大约编了五年,从2005年就开始了。”我约略知道一点儿《存牍辑览》书稿的事,在范用这里似乎是2004年春已经有了成熟的具体做法。事情还要从范用给我的几封信说起。
2004年3月31日收到范用的信,信封落款是三联书店总编室,我纳闷呢,三联给我写什么信?拆开一看是范用,又惊又喜。现在应该把范用信全文抄下来:
其章先生:
前承惠赠《创刊号风景》一书,甚感。此书介绍了七十多种期刊,叙述其特点,还讲了有关的故事,娓娓细谈,很有味道。
由此想到我也存有一批旧期刊,也可写本《我的创刊号》。但要翻箱倒柜,找出这些期刊,然后一篇一篇地写,更为困难的是把这些创刊号拍摄书影。如果北图出版社还愿意印这本书,我就着手做这件工作,花年把的时间完成它。
请 先生得便时问问北图出版社。
我收藏的刊物,刊名附上。
耑上。顺颂编安
范用
范用想写《我的创刊号》,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出版社,出版社很高兴,马上派出精干人员前往范用家拜访,我有幸跟随,时间是4月22日上午。我对范用的民国期刊收藏极有兴趣,出版社编辑却别具眼光,当下与范用商议了两个选题,藏书票和名人书信。编辑建议将范用这批信札影印出书,这样省时省力。范用不同意这个法子,他说要亲自整理,一一重新抄录之后方能出版。当时范用的身体状态已经很不好,我心想,这么多信恐怕没个四五年抄不完。中午请范用一起下楼吃个饭,范用连连摆手不去。
这是我知道的《存牍辑览》最初的一点儿情况,后来的进展我一无所知,只隐约感觉出版社似乎对范用的《我的创刊号》不热情,范用却热情不减,4月25日又写来一信:
其章先生:
我试写了两篇,如觉得可以,请寄回,我慢慢写下去。两篇稿子,烦请寄回,因未留底。
范用
四,廿五
范用写成的是《周报》和《清明》两本杂志,每篇五六百字,不妨看作简明扼要的刊物始末。我这里将范用翻箱倒柜找出来的带创刊号的杂志名单抄录下来,两者相加也许能说明范用对于《我的创刊号》上了心,认真了。
我收藏的期刊(解放前出版)
《译文》《国民》《古今》《光明》《光明战时号外》《生活星期刊》《天地》《大众生活》(香港)《电通画报》《烽火·呐喊》《读书月报》《诗创造》《人世间》《读书与出版》《中国新诗》《野草》《新文字半月刊》《周报》《读书生活》《苏联文艺》《消息》《生活学校》《故事杂志》《集纳》《读书半月刊》《清明》《译报周刊》《文学月报》《耕耘》《民主》《学习生活》《万象》(汪子美编)《剧场艺术》《大家看》《万象》《笔谈》《萌芽》《十日杂志》《海燕》《大众生活》(上海)《时代漫画》《作家》《新生》《上海漫画》《文丛》《小说家》《漫画生活》《漫画家》《新少年》《逸经》《文萃丛刊》《大众文艺丛刊》。
以上共五十二种。以我的理解,范用挑出的这些期刊应该基本是全套整份的,范用不会像我那样拣出一本创刊号便“由此说开去”。在写就的《清明》里,范用写道:“丁聪在我的这本《清明》合订本上题词:‘时间过去了将近半个世纪,可脑子还经常怀念着这几本《清明》杂志,是自己的思想停留在原地没有进步?还是另外的什么原因!?’”《清明》出四期,合订本表明了是全份。《周报》总出五十期,从范用的行文里可以看出是手握全份的,“《周报》创刊于民国三十四年十一月,次年八月休刊,共出版五十期。”“在休刊号上,刊登了十五位文化界人士的《我们的控诉》”。寒舍存有《清明》四期全,《周报》有四十余期,不全,可喜的是一头一尾创刊号和休刊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