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纪念马派金福田先生逝世十周年

(2018-12-20 11:16:56)
分类: 京剧

票界再无“马连良”----沉痛悼念金福田先生

 纪念马派金福田先生逝世十周年 (2008-08-18 08:30:53)
标签: 

金福田

 

马派

 

京剧

 

情感

分类: 扶風歲月

     昨天在“中国京剧论坛”上看到消息,说金福田先生于8月16日去世,非常震惊,更是十分悲痛。两个月前听说金先生得了重病,要动手术,没想到这么突然就去世了。金先生的去世是马派的一大损失,也是京剧票界的一大损失,可以说,从此在京剧票界再没有像金先生学马派这样好的了。

     我知道金先生是在大约十年前的第一届全国京剧票友大赛上,当时就觉得这老爷子唱马派太像了,闭眼睛听就跟马先生一个样儿,那时的金先生已经是古稀之年。后来在电视上也偶尔见到金先生的演唱,特别喜欢,对于我这样学马派的后生来说,金先生就是偶像,如果能有一天跟他学习一点儿,也心满意足。

     前几年,天津马派名票李金铭老师与金福田先生结识,并得到了金先生十几出戏的演出录象,我逐一观摩学习,收获菲浅。比如全部《双官诰》,我们听到的马先生录音都是《三娘教子》一部分,而金福田先生集毕生学马的经验,对马先生此戏早年全部演法都记下来,并演出,这对马派艺术的传承不能不说巨大。金先生演出《春秋笔 杀驿》一折,也是完全按照马先生当年演法,对于今天的马派演员来说是珍贵的学习资料。还记得前年冬天,我在北京东城区文化馆观看金先生与北京戏校一个学生演出《游龙戏凤》,金先生出唱念引子“离金阙暗藏国宝,寻踪迹访查民情”,台下一片热烈的掌声,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看金先生的现场。那浓厚的马派味道一下子就把我震撼了,在台上金先生表演的潇洒、自如,丝毫看不出八十多岁的年纪,其间演李凤姐的小姑娘由于紧张忘了词,金先生却顺着小姑娘的话给补救了回来,可见舞台经验之丰富,非今日演员可比,这次演出的情景我至今难忘,也促使我在那年冬天学会了这出戏。

             票界再无“马连良”----沉痛悼念金福田先生

                             (2005年,金福田先生演出《四进士》)

     金先生与我并不相识,虽然我很想跟他学戏,但几次见面的机会都让我给错过了,我是看到老爷子那么大年纪,不忍心去烦劳他,总想等等再说,没想这一等竞成永诀,思想起来也挺后悔。我的印象里金先生永远笑容可鞠,满头银发面带慈祥,无论对谁都很亲切。对于这样一位老人的离去,我的确很伤心。

     今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金福田先生的唱腔选,一共两张CD光盘,是金先生去年灌制的,都是马派名段,这也是金先生留给我们学习的宝贵资料。

     金福田先生故去了,票友学习马派的再难有像他这样像马连良的了,更可惜的是他带走了很多马派戏,如今已经没人或很少有人会了,这种损失更是无发弥补的。唯愿金先生能在天国与马先生相见,能继续他毕生追求的马派艺术。

     金福田先生千古!

 

 

                                                          戊子年孟秋于辽宁绥中寓所




       由于其景仰马连良先生的艺术,又有此条件,学校便让他向已拜马先生为师的王和霖师兄学习。在校学习七年,后学校因国民党热衷搜刮和内战的情况下停办,他只得改行谋生。但并没有放弃"马派"艺术的学与练,仍然坚持起五更喊嗓子,练腰腿功,至今七十年如一日。所以他学习"马派"艺术上达到唱、念、做的酷似。成为当今老一辈中"马派"唯一的得力继承者。尽管年逾古稀,仍能唱"六字调",高低自如;身上动作,仍然潇洒飘逸。今当马连良先生诞生一百周年之际,特为他举办此次专场。曾多次应邀到各大城市演出。主演的剧目很多,主要的有《清风亭》、《苏武牧羊》、《四进士》、《群英会》、《借东风》、《龙凤呈祥》、《二堂舍子》、《打渔杀家》、《将相和》等。是在全国有很高声誉的京剧名票。曾在全国老年京剧大赛中获第一名。

痴迷马派七十年 八旬老翁演专场

信报讯(记者 吴焕) 为纪念京剧大师马连良诞辰100周年,马派名票金福田将于十·一期间在东城区文化馆举办马派艺术专场。10月2日他与王莲璋、米小涛演出全部《四进士》;10月3日他分别与罗全增、米小涛及王莲璋演出《春秋笔·杀驿》和《三娘教子》。

年近八旬的金福田曾入中华戏校学习7年,艺名金玉田。为他开蒙的正是马连良的老师蔡荣贵。解放后,金福田到北京电子管厂工作,在工会负责京剧活动。近年来,他在历届票友大赛中屡屡获奖,名列“全国十佳票友”的首席,成为广受尊敬的马派名票。

金福田说,自从他参加了东城区文化馆的传承京剧社以来,为他继承和发扬马派艺术创造了种种有利条件,使他完整演出了许多久不见舞台的马派名剧,排演了《九更天》《双官诰》《清风亭》及全部《十老安刘》等11出大戏,以及《打严嵩》《梅龙镇》《坐楼杀惜》等17出马派折子戏。据了解,在金福田马派艺术专场演出的同时,东城区文化馆还将举办关于马连良的摄影展。

  2001-09-29 17:09

金福田连演“马派戏”

http://www.people.com.cn/media/20011113/131777.jpg0
《二堂舍子》
贾绍曾摄
    周明

  偶经北京交道口,发现东城区文化馆剧场门前立有广告牌,上书“金福田先生‘马派’艺术专场演出”,立刻驻足,购票入场。
    那天,台上演的是《四进士》,金福田扮演的宋士杰,唱、做潇洒,颇见“马派”风采,不时引动观众热烈掌声。得知次日为《春秋笔》“杀驿”、《三娘教子》双出,便预购了戏票。次日虽为折子戏,效果同样好。尤其《三娘教子》,全戏只3位演员。京剧名家李慧芳女士的高徒王莲璋扮的三娘,北京戏校五年级学生汪宇扮的薛倚哥,唱、念和表演,可谓与金先生扮的薛保旗鼓相当。这出以唱为主的戏,演到当前难以看到的高水平,真让想听唱的人过足戏瘾!
    两场戏看过,深感今已78岁的金福田先生可说是当前“马派”硕果仅存的高龄优秀继承人。他之所以能达到如此的艺术境界,正如主持人说的“执著马派七十年”。他从小热爱“马派”艺术,8岁考入当时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与王金璐、李金泉同为“金”字科(班)的学生。但是由于他姓金名字里不能再有“金”字,而用了下一科(班)的“玉”字,艺名“金玉田”。在学校的7年里,他主动向已拜马连良先生为师的师兄王和霖求教,勤奋刻苦,奠下了坚实的基础。抗战胜利后,戏校停办,他只得改行谋生。但是直到今天,他70年来如一日坚持起五更喊嗓子,练腰腿功,从未放弃“马派”艺术的学与演,以致年逾古稀仍能唱“六字调”,高低自如,身上动作仍然潇洒流畅。
    东城区文化馆近十几年来,一直以弘扬国粹、振兴京剧为己任。每周六下午举办“京剧名家名票俱乐部”的演出,发掘久未见于舞台的传统名剧,如自《彩楼配》、《花园赠金》、《三击掌》、《别窑》、《误卯三打》、《探窑》、《赶三关》,及《武家坡》、《算军粮》、《银空山》、《大登殿》的真正全部《红鬃烈马》等,并为金先生复排“马派”戏17出;还为培育京剧爱好者成为票友,开办“传承京剧艺术研究社”,聘请京剧名家为教师。今年值马连良先生百岁诞辰,特为在本馆工作中任劳任怨、做出贡献的金福田先生举办“马派艺术专场”,自国庆节到年底,把“马派”名剧《十老安刘》、《苏武牧羊》、《清风亭》、《串龙珠》等17出一一展示出来。东城区文化馆剧场,看来会成为热爱京剧的中外人士的大好去处!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1年11月13日第七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