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量成交背后的热点节奏

标签:
解套第一课股票 |
分类: 股票 |
巨量成交背后的热点节奏
声明:本文归玉名所有,如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和相关链接。股民想要参与解套课堂和金股课堂,可加玉名微博。玉名没有任何的Q群、圈子、QQ、微信等,也不提供任何付费指导或付费荐股,只要有人加您,无论QQ,还是微信,直接拉黑或报警。股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永远别想不劳而获。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以下分析仅供参考。
7.28日指数最终守住了关键点位,沪指3360点和创业板的3250点,而宽幅震荡中,也诞生了新的巨量。而从7月开始,最初13个交易日均是突破万亿元,最高为1.32万亿,最低为1.00万亿。7.20日跌破万亿元(不足9700亿元)。而值得思考的是,万亿元成交也没带来市场的突破,更没有普涨;实际上,向前追溯的话,在2021年的6月18日至6月28日和6月10日至6月15日区间,市场成交量同样出现了连续突破万亿的情况。实际上,4400只个股的情况下,
万亿元成交常态化,却并不意味着有群体行情。在7.21日之后,市场重新万亿元成交,而且一步步创出巨量,1.4万亿元,1.5万亿元,但这期间不仅没有反弹,而是明显的放量下跌。

在降准之后,7.20日央行保持LPR连续15个月保持利率不动,也意味着管理层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并没有重新宽松迹象。热点也是在巨量中交替,比如说我们看到7.26日后芯片大涨,而在7.13日时,芯片板块群体跳水的。随后7.14日是新能车的锂钴跳水,但再过一周,就是这个板块大涨,创新高的走势。还有前期群体大跌的医药各行业(疫苗、创新药、医疗器械等),也是再度反弹,尤其是7.28日是领涨市场的,资金流入最多。所以,没有安全的板块,热点也是“调整——反弹”的交替走势。很显然,资金并不是以前那种简单的,高举高打,而是明显的利用了涨跌节奏。近期这种热点的强弱切换成为主流,也形成了独特的节奏,追涨往往是尾端,而利用调整后低吸热点才是关键。

股市唯一不变的就是处于动态运行中,而股民之所以大多数成为输家,就是源于很多人只想静态看市场,结果屡战屡败,被市场一步步淘汰。最典型的是市场的热点因素,牛股和熊股往往同一只个股在不同时间的体现,这种切换,就会让很多不研究市场的股民损失惨重。今儿微博订阅文章《牛股、熊股分不清楚?这一组动态数据给出答案》做了分析,诸多爆款基金,相关概念都在告诉股民,盲目追涨都是惨痛的。很多短线牛股是依靠热门题材的反弹,大多是依靠快速、连续涨停的走势拉起来的,而风口结束也就意味着随后退潮,有些就长期低迷。相反,一些依托行业景气周期的,一个涨停都没有,依然有长期稳定利润,近一年来也有这样的典型个股。
前一篇:指数巨震、巨量中释放的几个信号
后一篇:普涨修复背后的分化,千万别选错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