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指数一碰3000点就跳水?这一组数据有答案
(2019-12-23 22:11:58)
标签:
解套第一课股票 |
分类: 股票 |
为何指数一碰3000点就跳水?这一组数据有答案
指数又一次在3000点处跳水。12.17日是上证指数年内第6次上探3000点,最早是在春季攻势时,当时是券商板块集体涨停的突破,这一次维持了40个交易日,其余几次上证指数站上3000点的时间均很短,其中有4次发生在9月之后,每个月的月初攻势。而本次突破3000点后,连续调整,下周的3000点再度岌岌可危。而放大视野,我们可以发现A股在3000点的拉锯已经13年了,几十次的起起落落,每次热点都不同,主导资金不同,股民策略自然也不同。从年内6次走势来看,玉名总结两点:
首先,量能角度,不在于局部单次量能多与少,而是持续性量能。为何春季攻势可以持续3000点上方,是因为热点的接力,各路资金在年初盈亏归零之后,都有做行情的要求,你方唱罢我登场,持续性量能,可以去消除调整压力。而随后几次,都是单日天量,将指数推高到3000点上方,然后不是增量资金持续介入,反而是派发,这就导致了跳水。其次,并非普涨行情,而主线热点突击,其余大部分个股滞涨的情况。就在11月5日上证指数重回3000点时,两市上涨个股仅占26.13%。同样,12月这一波,虽然指数是连阳,但多次出现,两市涨幅2%以上个股占比不足20%的情况,也就是说大量个股跑输指数。所以,我们看到当游资从12.17日午盘后派发开始,量能萎缩,热点逐一跳水,到本周一已经是跌停股和大跌股数量很多了。
随着年末周期来到,不少股民希望我多对2020年做一些分析,让大家可以有一个提前的布局和思路储备,上周《展望2020年之操作篇:精确找热点,细分出牛股》中是从操作角度的展望,已经有过5篇了,今儿微博订阅文章《从经济周期角度前瞻2020年:仅头部公司吃肉》做了分析,本周从经济周期的角度分析。实际上,玉名已经在之前做了通胀和创业板业绩周期等研究,进行了高通胀对A股影响和热点规律分析》和《从科创到创业板,熊股和牛股背后都有共性》的分析。今天从经济弱周期中,对应股市震荡市,热点结构分化,却容易出现一些牛股,尤其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现象,股民不仅要对选股,还要对策略操作做出自己的应对,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