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破“绿周五”方为真连阳

(2016-08-05 07:29:52)
标签:

解套第一课

股票

分类: 股票

打破“绿周五”方为真连阳

声明:玉名系头条号签约作者,本文归玉名所有,如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和相关链接。股民想要参与解套课堂和金股课堂,可加玉名微博
  经过了周一的长针探底关键点位(沪指2930点和创业板的2070点)之后,沪指收出了三连阳,但依然未能收复30日线而刺入7.27中长阴实体,毕竟只有进入实体阴线才能摆脱弱势。已经来到了周五,由于本波调整就始于监管风暴,而每周五是证监会的例行发布会,在监管预期不明的情况下,资金较为谨慎,容易锁定盘面利润而选择持币过周末,这样资金多了就导致了最近6次有5次都是“绿周五”。玉名认为从技术面来看,目前走势类似4月20日,下方半年线和60日均线双重支撑,封杀股指下跌空间,但是上行3000点的压力位,也可能导致股指在后市缩量反弹的情况下,出现回落走势。短期还有一个关注点是热点分化,今儿微博订阅文章《举牌股与蓝筹股结合的价值模式(附股票池)》也针对近期市场热点,如恒大举牌万科、廊坊发展带来的个股走强,还有其他举牌股机会等,供大家参考。
  消息面频繁波动,除了恒大之外,本周还有两条消息引发了市场的猜测,一条是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发文建议择机降息降准,随后被删改,降准降息建议被删。在之前,玉名分析过如今政策环境是类似于2002-2003年的,货币政策已经很宽松了,但经济却并没有提振,民间投资大幅下降,所以继续大面积放水是没有作用的,央行采取了SLF、MLF等精准投放模式,因为降准降息并不是好的策略,过去一年多时间里降息降准之后,资金没有流向民企,只是在“空转”,导致了金融资产泡沫,而这恰恰是如今管理层明确要治理的。另一条是股指期货方面的,近期股指期货松绑的消息很多,也带来了中国中期、弘业股份等涨停走势,不过官方随后对此表示否认,玉名认为没有股指期货的套保对冲效应,大资金,尤其是中长线资金抄底就显得很渺茫,资金买股后就只有二级市场抛售一条路,这只能导致相互踩踏,这也是为何2015年下半年股指期货被废之后,A股并未止跌的关键。
  短期来看,市场需要重视两方面的内容,第一,量能要持续放大。周初市场因惜售情绪创造了地量,而随后市场反弹,量能虽有所放大依然较低,这意味着指数冲关3000点和收复相关均线的动能不足,因此还需要更多内容的提升。第二,大跌股的修复情况,指数稍有企稳,一些跌多了的次新股就有反弹动作,不过创业板依然表现平平,之前四连阴大跌后,尚未出现快速反弹,市场依然还是蓝筹股活跃的局面。玉名认为指数急跌之后必有反弹,而反弹中才能看出市场个股强弱,量能则决定了反弹的强弱,目前盘面上抛盘很轻了,甚至跌3%就已经上榜了,因此风险释放后市场相对稳定,关键是能否尽快收复失地,这样才能激发市场人气。策略上,投资者可耐心甄别个股的强弱,因为指数企稳后,那些强势股会率先收复失地,而弱势股则冲高减仓为主,毕竟只有主力资金照顾的个股才能够完全收复失地并走出新的行情,那些弱势股大概率在指数下一轮调整后再度新低。想了解个股策略,
股市个股每日简评为您操作个股提供工具

打破“绿周五”方为真连阳

1.《改变命运的七大心态》 2.《解套系列合集》

近期玉名微博订阅文章精粹:
一利好消息被市场忽视(附高股息股)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04659411979067

涨停板分析之三类次新股的风险与机会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04295384168517
揭秘个股“熊转牛”引发涨停潮的玄机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03933226952578
8月行情关键词:倒数效应、新股因素、波段格局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03573338882839,
半年报探秘:各路资金的赚钱之道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01038993597556

之前文章汇总: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0303884195675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