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跌后市场需收复的重要点位

(2016-01-10 07:57:36)
标签:

股票

解套第一课

分类: 财经

大跌后市场需收复的重要点位

声明:本文归玉名博客所有,各位如果要是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相关链接。股民想要参与解套课堂和金股课堂,可加玉名微博
  尽管熔断机制暂停,恐慌积聚的平台暂时消失了,但这并不能解决市场下跌的所有问题,因此,有些东西还是需要投资者补课,今儿就来介绍一下外盘熔断后的走势,虽然不可能复制走势,但有些规律还是值得思考的。
美熔断机制实施至今仅触发一次
  在1987年股灾后,纽交所于1988年实行了挂钩道琼斯指数的两级熔断门槛:当道指下跌250 点时,暂停交易1 小时。当道指下跌400点时,暂停交易2 小时。受2010年5月美国股市“闪电崩盘”没有触发熔断机制的影响,美国证监会于2012年把基准指数修改为标普500,修改熔断机制为三级,熔断门槛分别为7%、13%和20%,一旦触发7%和13%时,则交易暂停15 分钟。当触发20%时,则直接休市。
  美国从1988年实行熔断机制至今,只有1997年10月27日实行过一次熔断。道琼斯指数暴跌554.26点,日跌幅达7.2%,以7161.15点收盘,日跌点数创历史之最。但次日道指收盘强劲反弹4.71%。之后三个交易日表现分别为,+0.11%、-1.67%、+0.82%。
  在实行熔断机制的第二天,道指日内振幅有所上升,显示出一定的波动率溢出效应,当天日内振幅上升幅度有限,且在第三和第四个交易日的日内振幅都大幅下降,从美股仅有的一次触发熔断的经验看,反映出该机制对于降低美股短期波动率存在正面作用。
韩国三次熔断走势参考意义大

大跌后市场需收复的重要点位
  相比美国股市,韩国股市在熔断机制方面的经验值更具有参考价值。韩国股市同样实行三级熔断机制,熔断门槛分别为8%、15%和20%,当触发8%和15%红线时,暂停交易20 分钟,而触发20%时,则直接休市。韩国股市历史上共3 次触发熔断机制,分别出现在2000 年4 月17 日、2000年9 月18 日和2001 年9 月12 日。
  依次来看,2000年4月17日韩国股市首度触发熔断机制,当日韩国综合指数[-5.98%]暴跌93.17点,跌幅达11.63%,创下截至当时韩国历史上最大单日跌幅。但次日,股指随即以反弹5.59%报收,随后三个交易日股指表现分别为:+1.04%、+0.82%、+0.78%。
  5个月后,又一次触发熔断机制,这一次熔断出现在2000年9月18日,韩国综指大跌8.06%,相比第一次熔断跌幅有所收窄;次日,韩综指又续跌1.11%,直到第三日才大幅反弹6.11%,随后三个交易日表现分别:-1.66%、-7.17%、+5.67%。
  2001年9月12日,是韩国股市历史上第三次熔断,也是迄今为止的最后一次。当天股指暴跌12.02%,次日旋即反弹4.97%,随后三个交易日表现分别为:-3.4%、-2.81%、+3.45%。
  从日内振幅来看,韩国股市三次实行熔断机制的第二天,股指日内振幅较前一天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之后虽然有所反复,但是日内振幅并没有超过实行熔断机制当天的日内振幅,显示出熔断机制对于减少股指的短期波动存在正面作用。
结论分析:
  通过美韩的历史经验可以发现,以实行熔断机制当日作为基点,考察前后一年的股指变化。以美韩经验为例,在实行熔断机制之后的1到3 月之内,股指都略有反弹,更多的是由于技术面的因素导致,但是从6 个月以上的时间窗口来看,股指无明显规律。从四次熔断样本来看,其中有3 次在3 个月之内都出现了9%以上的反弹。而2000 年9 月18 日的那一次,由于韩国股指仍然处在继续探底的状态,所以反弹不明显,但是股指在第1 个月后至第3 个月的2 个月时间内也反弹了5%。
  目前A股的月线支撑是2013年6月低点1849低点与2015年8月低点2850低点的连线对应3039附近,周五瞬间砸到3056展开反弹就是遇到此支撑的结果,继续观察此支撑力度,如果后期跌破3039那么行情将进一步向30周2839及120周2759附近运行。再来看周线,从周线看,下周只有有效收复5周线3405才能证明这次只是因为市场恐惧熔断导致的恐慌情绪的不理性行为,否则如迟迟不能收复3405而选择下行,那么将会继续向120周线2884及2015年2月低点3049与2015年8月低点2850对应2720附近运行。想了解个股策略,
股市个股每日简评为您操作个股提供工具。

大跌后市场需收复的重要点位
1.《股民十大赢家实战系统》 2.《解套1、2合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