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惕新高后权重掩护出货现象

(2014-10-30 15:05:15)
标签:

股票

解套第一课

分类: 股票

警惕新高后权重掩护出货现象

声明:本文归玉名博客所有,各位如果要是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相关链接。股民想要参与解套课堂和金股课堂,可加玉名微博
  指数今天上蹿下跳,创出了新高,摸到了2397点,但同时盘中也在午盘前和尾盘出现了两波跳水,市场相比于前两天的普涨,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涨跌比是1:1.5左右,涨少跌多,而且沪强深弱,深成指、创业板明显调整。这意味着巨量的背后并不是股民想象的那样,资金大幅流入,相反是有权重掩护获利盘和解套盘撤离的情况出现。玉名认为近期资金利用利空砸盘,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通过打压做调仓换股,开始进行下一阶段的布局,目前正处于新股申购的资金冻结期,部分个股此时砸出了低价,会产生部分机构和投资者因有限的资金困于打新之中无法买入,能够加速行情的洗盘节奏。那么这样会带来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是指数看上去新高,但实际上筹码结构改变了,尤其是连续两次冲高和跳水让场内持股信心降低了,这样会增加盘中跳水的风险;另一方面是热点转型,即从原来的攻击转向防御。
  新股回流带来成交量的放大,这是反弹的主要动力,本周周二和周四是11只新股申购资金逐步解冻的时间,这再次验证了新股申购股——资金流出——市场下跌、申购完毕——打新资金回流——大盘回升的规律,每一次新股申购既能够满足主力获利兑现撤离打新,同时通过挖坑迎接资金解冻回流进行调仓的多重要求。玉名认为由于三季度经济数据大幅走低,随后政策利好又接连落空(沪港通推迟,四中全会未能达到预期利好),结合新股申购节点最终形成了下跌,如今相关利空要素兑现后,市场会有一个逐步修复的过程,但想要回归原有9月下旬的逼空模式是很难完成的。时间方面,已经来到了年末,此时发动攻势,资金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既要想到排名战压力,又要思考年底资金结算、政策和业绩不确定要素等,往往会以自保为主,而缺乏做多行情的动力。
  技术上来看,指数5连阴之后跌破2300点大关,回踩60日均线后中阳拉起,这说明2300点整数大关的支撑力还是很强的,同时2280-2300点也是1991-2391点反弹的0.618位置,这里支撑作用也说明了调整并不是逆转原有反弹趋势,是连续反弹后必要的休整。KDJ指数的J值已经完全钝化,超卖比较严重,周二上涨同样是对J值的修复,同时打新申购资金解冻又增添市场流动性。玉名认为综合来看,大盘从高位2391点下跌13个交易日后形成了杀跌的结束,随后出现了跳空的小时K线岛形反转。而从窗口来看,11.17日前都是新股申购的真空期,没有资金撤离的风险,但问题是资金集中三天的流入是伴随着新股申购资金解冻回流的,后续没有了这部分资金的流入,必然会带来振荡,这是股民必须要认识的到的。
  综合来看,指数今天新高实际上打破了头肩顶右肩的风险,但盘面上出现的权重掩护出货行为并没有改变,这其实反而增加了市场复合顶部的压力,也就说虽然三连阳很可惜,但这里面有个两要素,股民是要思考的,第一,热点性质。短期来看,类似高铁、航运板块活跃度非常好,高铁是源于政策和整合,航运是源于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出现了单日暴涨12%以上,这是5年来的最大单日涨幅。而前者基本上涨幅已大,没有操作的机会,后者低位存在机会,也是源于防御型板块的避险特征。第二是,股民可操作性的机会。玉名认为如今指数和个股赚钱效应有了背离,指数经过普涨过后,个股分化明显,涨少跌多,而且一些因为消息刺激而走强的板块难有机会,追涨操作风险也较大。因此策略上,尽管指数新高了,但股民并不能因此掉以轻心,放开操作,相反我认为股民要相比于周初更为谨慎地操作,依然以防御型的板块进行伏击。想了解个股策略,
股市个股每日简评为您操作个股提供工具。

警惕新高后权重掩护出货现象
1.《股民十大赢家实战系统》 2.《解套1、2合集》 3.《主体思维选股法》

玉名新浪微博http://weibo.com/wwhuahuay推出图解股指期货、解套课堂、买股课堂

 

欢迎关注证券微信公众账号@每日股市精选 .新浪证券每天将在中午12点前后推荐当天市场热点、重磅解读、权威预测以及个股板块儿推荐等信息。微信公众账号名称:每日股市精选. 微信号:stock22 .请按名称搜索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警惕新高后权重掩护出货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