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方面挖掘下一步行情的机会

(2014-08-30 07:23:35)
标签:

股票

解套第一课

玉名

行情

牛市

分类: 财经

三方面挖掘下一步行情的机会

声明:本文归玉名博客所有,各位如果要是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相关链接。股民想要参与解套课堂和金股课堂,可加玉名微博
  指数这波行情反弹已经超过了10%,而且在达到2245点后局部也出现了一定调整还曾击穿2200点,最终还是强势收复,这算不算牛市,我们距离牛市还有多远?325点、998点、1664点,这是历史上几个比较典型的底部,玉名在《解套第一课》书中对此也专题分析过,但除此之外,实际上A股都是处于非典型牛、熊的状态。因此对股民来说,需要对典型牛熊进行分析,了解牛熊意义,同时明确重要底部的特定的市场环境和特征。325点时市场实际上是没有涨跌幅限制,个股数量也很有限的股市初期阶段,这个很难复制了,所以其借鉴意义很小。而且在2010年股指期货未进入市场之前,市场是一种急涨急跌的格局,比如说386点到1558点,3个月涨3倍;325点到1052点,7周涨3倍;512点到1510点,1年半涨2倍,深综指104点到520点,一年半涨4倍。然后是1999年的5·19行情、2006年与2007年每年翻一倍的行情,包括08年四季度那波1664点到3478点,10个月涨1倍。
  998点是A股历史上最大一波牛市,很多人也是从这个时间点成为股民的。而股改、汇改和QFII入市是这波行情的关键要素,其中股改是主因和导火索,特别之前2001-2005年的熊市是源于股改,那么股改解决产生牛市也应验了牛熊相互转换的规律,因此玉名认为998点是一波“改革”行情,多重改革,从个股、资金到基本面的诸多改革产生这波行情。相比于998点,1664点行情逊色很多,其实在6124点的疯狂之后形成了一波熊市行情,依托全球金融危机的救市契机和超宽松货币政策,4万亿元刺激计划等多重强力刺激政策形成行情,玉名将其看做是“强心针”行情,这波行情来的猛,地产、水泥、建材、机械、钢铁、有色等启动,一批蓝筹股轻松实现翻倍,大象起舞,但2009年8月行情戛然而止,连跌1个月,中小板牛市从此而起。
  从目前来看,如今行情的类似于2005年,市场从2009年8月经历了近5年的调整,随着最近1-2年来管理层不断出台利好政策(新国九条、沪港通、新股交易体制改革、推动长期资金入市),市场可能不会迅速理解、消化和反应,但量变最终会引发质变。玉名认为由于股市规模的扩张,资金结构复杂了,个股数量增多,赢利模式改变,投资渠道多了,大盘指数再想狂奔是不可能了,最近几年,指数年度振幅10%已经算是活跃了,更是出现过连续几个月振幅仅2-3%的情况,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便如今行情不是牛市,但指数从2000点起步,反弹超过了10%,至少算是中期反弹行情,股民应该珍惜这样的机会,至于是否是牛市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此外玉名认为股民还要注意到一些细节,从3月1974点开始,上证指数就进入了上升时间长、下跌时间短,这是市场强势信号。此外,从2011年4月沪深股市流通市值达到21万亿元后,19.5万亿元到20.5万亿元始终是大盘最重要的顶,而2014年7月底以来,流通市值已连续10多个交易日站在22万亿元之上,这是一个有意义的新高,指数突破了年线、下降通道等有形压力之后的无形束缚。因此对股民来说,蓝筹股行情是这波行情的主力,玉名认为其最大的选股指导意义是价值重估,而价值重估来自于很多方面,重组是一方面,业绩和行业回暖是一个方面,政策扶植带来的行业变革也是一个方面。所以下一步选股中,这三点是股民重视的,有色金属利用的是业绩和行业回暖,尤其是类似镍、锌、铝等是供求关系改变;诸多牛股依靠的是重组,今年来有200多只个股重组也创造了记录;而类似沪港通。国企改革则是政策刺激股,这会有较好的持续性,随着政策兑现会反复活跃,所以无论是否牛市,这三个选股思路供大家参考。想了解个股策略,
股市个股每日简评为您操作个股提供工具。

三方面挖掘下一步行情的机会
1.《股民十大赢家实战系统》 2.《解套1、2合集》 3.《主体思维选股法》

玉名新浪微博http://weibo.com/wwhuahuay推出图解股指期货、解套课堂、买股课堂

 

欢迎关注证券微信公众账号@每日股市精选 .新浪证券每天将在中午12点前后推荐当天市场热点、重磅解读、权威预测以及个股板块儿推荐等信息。微信公众账号名称:每日股市精选. 微信号:stock22 .请按名称搜索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三方面挖掘下一步行情的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