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重要素揭示调整性质为洗盘

(2014-04-16 07:21:06)
标签:

解套第一课

日历买股法

二维码

低位

平台

股票

分类: 股票

多重要素揭示调整性质为洗盘

声明:本文归玉名博客所有,各位如果要是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相关链接,转载于本博客,感谢各位的支持。
  虽然六连阳后出现调整,而且很可能还要持续到本周后期,但这并不能改变局部反弹的趋势,首先,因为政策利好推动促使了本波反弹,近期一系列市场政策对蓝筹股都起到了明显的提振作用,充分显示出当前支撑蓝筹的政策意图,这将给蓝筹股反弹不断制造契机;其次,超跌大盘股在反弹后仍然存在较大高的安全边际,对避险资金继续存在吸引力,长期下跌也使得存在比较大的反弹空间,包括经济数据公布后也存在新的政策推出预期。此外,玉名认为还有三个方面是值得股民思考的,首先是消息面,马上面临一季度重要宏观经济数据的公布,这本身会给予多空双方想象空间;其次是资金数据呈现出来的多空谨慎,主力资金蛰伏的状态,并没有改变原有的趋势;最后是技术上,目前处于年线突破后的回踩,以及多空激烈争斗重要点位中,出现振荡并不意外。
  消息面,周三国统局将公布更多3月份经济指标,许多指标或能更直接提示经济热度。一季度数据走弱已经被市场提前预支,所以对于数据本身,市场并不是过分担忧,毕竟近期管理层已经不断地通过政策利好来对冲行情,这给行情带来了比较多的机会。而且就算类似就算自贸区、优先股和沪港通概念等炒作过后,管理层也很可能还会出台其他新政策出来刺激行情,只要大盘股模式得以持续,那么指数继续上行就是大势所趋的。总结来看,玉名认为这波行情始于指数跌破2000点并创出1974点的近期新低后才启动,这说明超跌效应本身是反弹的预先条件;随后一连串的利好刺激,成为指数突破关键阻力的核心动力,这说明政策是反弹的发动机,有了这两点配合才有了行情的上攻。不过这两点还不能够创造牛市,从历史来看,A股2006年、2007年的大行情,在当时存在着股改的历史性机遇和宏观经济快速增长的大背景;2009年的翻番行情则是因为出现了经济刺激政策。那么现在呢?显然不太可能出现大的经济刺激政策,因此局部周期性的规模反弹才是这波行情的性质。
  资金是监控市场走势的关键数据,这几天流入和流出资金几乎平衡,多头量能稍有萎缩;而空头方面也没有太多动静,根据《股民十大赢家实战系统》书中的最新版“股指期货实战系统”分析来看,这波反弹行情初始或者在调整期的尾端就出现了明显的减仓行为,暗示资金做空动力下降,空头撤离,随后指数反弹过程中持续持续下行,多空分歧始终低位,包括4.15日虽然指数六连阳后首度调整,但持仓方面不仅没有出现集中的增仓行为,扣除移仓后反而出现了持仓下降,这说明多空双方对后市都采取了谨慎态度,空头也没有敢于在此时大举增仓或者是尽快完成移仓。
  技术上,近几日大盘在年线处震荡徘回,从历史经验来看,无论上穿还是下穿年线,每一次穿越后都会形成一次乃至多次的确认动作,指数在年线驻留2天后选择调整也是一种关键点位的确认。空间来看,大盘当前运行到2月反弹来的高位,若能一口气反弹创出前期2177点新高,则本轮反弹将进一步延伸,若非调整将延长,而当前无疑是多空激烈争斗重要点位,所以在这样一个位置出现调整并不意外。玉名之前也强调过认为,如果没有沪港通的要素刺激,指数就应该是围绕2110点的前期强弱分水岭进行拉锯,如今的调整是对于前期突破的夯实,本周的任务就是在构筑关键的支撑平台,谋求创造年内的新高,尤其是股民应该注意到了,本波调整过程中,没有明显的领跌板块,所有板块和指数都处于调整状态,包括跌幅榜前列的个股,跌幅超过6%的几乎没有,在3%跌幅个股不足150只,大量个股跌幅在2%左右,这说明市场普跌现象比较明显,这显然是一波反弹过后的超买压力集中释放,经过这样的行为之后,行情的机会点也就出现了。想了解个股策略,股市个股每日简评为您操作个股提供工具。

多重要素揭示调整性质为洗盘
1、《股民十大赢家实战系统》 2、《解套1、2合集》, 3、《主体思维选股法》

 

玉名新浪微博http://weibo.com/wwhuahuay推出图解股指期货、解套课堂、买股课堂

 

欢迎关注证券微信公众账号@每日股市精选 .新浪证券每天将在中午12点前后推荐当天市场热点、重磅解读、权威预测以及个股板块儿推荐等信息。微信公众账号名称:每日股市精选. 微信号:stock22 .请按名称搜索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多重要素揭示调整性质为洗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