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解套第一课日历买股法财经博客年份低点股票 |
分类: 股票 |
关注7月主力资金的跷跷板效应
声明:本文归“新人”玉名博客所有,各位如果要是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相关链接,转载于本博客,玉名上,谢谢各位。
在《日历买股法》书中将5~8月定义为极端走势与变盘月,就是源于期间的异常走势较多,从之前来看,6.25日乃至附近的走势,股民看到了六绝的可怕,而六绝的核心就是资金,这个我已经在六月之初给大家做过了分析。那么股民一定会问,7月行情有何特殊之处呢?玉名总结了两点,一个是半年报预告引发市场热点清洗和板块分化;另一个就是下半年新政出台前市场的平衡与静默,这样很容易导致多头力量的收敛,所以历史上7月往往会成为跷跷板效应的平衡之月。
7月非常有意思,人们都认为7月是翻身的月份,但实际上如图3-14所示,7月走势并不是那么给力,除了2007年和2009年两波牛市行情中表现突出之外,其余时间没有两位数以上的涨幅,而且22个年头中有13个年头是下跌的。如果将22年来各月涨幅平均值进行统计的话会发现,7月涨幅平均值为-1.35%,与10月的-1.28%位列12个月中的跌幅前两位,如果将年份缩小为最近12年(2001~2012年),7月涨幅平均值则为1.09%(主要是2007年和2009年牛市行情的涨幅拉动),因此7月更多出现的是小涨小跌的格局,将7月定义为翻身之月有些牵强,定义为平衡之月比较贴切。
图3-14上证指数从1991年~2011年的7月涨幅对比表
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平衡,主要还是政策与资金面的关系较大,之前玉名给大家分析过4~6月是一个连锁关系的月份,4月份来到了年初上涨月的末端,所以在4~5月份之间形成了资金方向抉择的窗口期,1~4月份市场已经明显出现了放量,那么此时要继续维系股价就要投入更多的资金,那么就需要选择合适的热点,进入到5月份后期年报题材已经没有了,很多板块也经历了炒作积累了不少的获利盘,所以此时如果热点转换不成功就很容易让市场陷入调整。同时6月份又是上半年的末尾,往往会呈现资金紧张,又很难出现刺激政策带来的利好,因为管理层需要等待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公布后,才会根据上半年情况进行微调,推出新的刺激政策,这样就出现了6月份走势较差的现象。而7月份是下半年的开局,这个有点像1月份,即银行间资金完成了上半年的业绩考核之后,会有一个再度的释放,而管理层根据上半年情况做一个微调,再度释放一些利好和刺激政策,这样如果之前市场弱势,那么7月就会一个修复的过程;而如果之前市场处于牛市中,那么7月份很容易成为市场的冲刺阶段,所以总体上就会呈现一种跷跷板的平衡态势。
而且从6月走势来看,有两个要点,一个是大跌要素,整个六月下跌超过了15%,且出现了连续单天5%以上的跌幅,按照《日历买股法》书中的统计,2005年以后上证综指单日跌幅超过5%的交易日总计有25次,从天数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2008年,累计有14个交易日单日跌幅超过5%。2009年以来,总计有6次,其中2010年两次(2010.5.17与2010.11.12),2009年3次(2009.7.29、2009.8.17、2009.8.31)。如果单纯从历史经验来看,大幅下跌后的市场虽然存在一定的技术性反弹需求,但是中期2-3个月来看,整体走势并不理想。另外一个要素是长下影线,我们可以发现在2000年8.23日和2007年6.5日有类似2013年6.25日的走势,都出现过近百点的长下影线,很巧合的是都是出现在午盘后急跌,然后逐步攀升,乃至接近翻红的走势,而玉名总结后认为这样的历史走势,对后市有两点启示:第一点在经历长下影线之后,市场振幅将收窄,随后应该有连续的小阳小阴修复,这给与短线操作者一定的机会;第二点是长下影线形成的低点最终都跌回去了,这意味着长下影线之后市场很难直接形成底部,必然会有再度下探的考验,即在7月份市场还会跌破1900点重新考验1849点低点的支撑,这是股民必须要注意的。策略上,股民要注意这样的节奏,切不可过分执着于7月份翻身效应,应该先等待中上旬的空头冲击调整效应之后,再行入场博弈机会。
每日内参收评与千股千评可看这里http://t.cn/hp5Vh,看每天“图解股指期货”和实盘指标可加玉名新浪微博http://weibo.com/wwhuahuay,提问,看直播和最新的千股千评文章~
新浪博客改版了,股票博客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