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盘大跌突袭对A股影响分析

(2013-05-23 15:09:52)
标签:

解套第一课

财经博客

股市

不可能

走势图

股票

分类: 股票

外盘大跌突袭对A股影响分析

声明:本文归“新人”玉名博客所有,各位如果要是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相关链接,转载于本博客,玉名拜上,谢谢各位。
  今天凌晨欧美股市经历过山车式的由涨转跌,这诱发了A股的低开,就在A股修复翻红之际;午盘后日经指数也出现了千点大跳水,导致整个亚太股市,包括A股都出现了跳水,那么这样的突袭时下跌会带来怎么样的影响呢?玉名认为首先需要看今天市场下跌的细节,午盘后指数跳水,盘面普跌没有明确的领跌力量,指数跌幅快,却没有跌停股,这说明恐慌性杀跌成为主要下跌动力。其次,外盘下跌的原因,简单来看美股也好,日股也罢,其之前走牛的原因是连续的宽松货币政策,泛滥的资金流动性带来了股市近一段时间来的走牛,那么随着消息面对宽松货币政策的怀疑和连续大涨获利盘的敏感导致了突发大跌,而对A股来讲,之前没有经历逼空式大涨,也没有出现政策大利好(故不存在利好消失),因此外盘对A股影响在心理层面,关键还是看A股自身要素。
  作为股民,在股市一天就要保持对故事的敬畏,变化莫测才是股市最大的魅力。在《解套第一课》书中我给总结过“牛市长阴和熊市长阳”法则,即历史上各国股市最大单日涨幅都是出现在熊市,牛市中则有最大跌幅。主要是连续单向趋势积聚后的反向释放所致。今日早盘,日经指数一度上涨超过300点,升至15900点上方,距离16000整数关口就差一步,并创出五年半以来的最高水平,午盘后急转直下,一度大幅下跌超过1100点,跌幅达7.32%,创最近几年来的最大跌幅。玉名在微博也第一时间给大家对此进行了图解,股民可以将今天的日经走势图进行一个收藏,其真正告诉了股民什么股市的疯狂,在股市没有不可能,作为股民只能去顺应趋势,而不能让趋势适应股民。
  美股下跌主要源于高层的讲话,受到伯南克力挺量化宽松措施表态的提振,欧美主要股指的涨幅一度明显扩大,但是随后市场进一步解读后认为伯南克的表态其实偏“中性”(即对于美联储来说,或许还需要“三到四个月”的时间来决定,国内的经济形势是否已经强到可以退出宽松措施),这也是欧美股市由涨变跌。那么我国资金流动性如何呢?玉名认为从目前资金面上来看,银行间市场出现资金紧张的局面。周一神志出现过银行间债市出现推迟20分钟收盘(以保证当日所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后台资金账的平衡)的罕见现象,这也在暗示短期资金面并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乐观。从股市方面来看,月度存量资金也是连续2个月净流出了,虽然5月数据尚未公布,但连续六周持仓下降显露资金兑现利润欲望强烈。
  技术面,上周市场收出来的是逆转型周线(即下引线较长的光头阳线),玉名给大家分析过这样的K线本身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因为其往往出现在大的下跌通道中,成为抵抗下跌超跌反弹走势,今年的3.1日、3.22日和4.19日所在周就有类似的走势,随后都出现了周中长阴线。此外从日K线角度来看,指数突破60日线(2265点)后始终没有回踩确认,对于重要的强弱分界线来说,势必需要反复的夯实。而从股指期货方面来看,本周市场在5.21日就已经创出了持仓的新高,根据“股指期货实战系统”分析其势必要通过下跌来宣泄,包括今年2月18日也是创出了收盘持仓新高,随后的走势股民也看到了。所以综合上述要素,我认为指数调整从外盘和内盘要素来看,都在合理范围内,且这样的顺势回调有利于消化调整压力,为个股活跃带来更多的机会,今天市场依然保持了较多数量涨停股也说明了该点。策略上,股民要放弃大牛思维,动辄认为指数能上2500、3000点,这是不理智的,目前大盘没有走牛的基础,局部个人机会丰富才是核心,继续做多二线股,如汽车重卡、页岩气、光伏产业、环保等个股。


外盘大跌突袭对A股影响分析

1、《解套第一课》三种模式祝你解套

2《赚在起跑线》之八大实战系统,3《股市钱规则》,4《主体思维选股法》

 

每日内参收评与千股千评可看这里http://t.cn/hp5Vh,看每天“图解股指期货”和实盘指标可加玉名新浪微博http://weibo.com/wwhuahuay提问,看直播和最新的千股千评文章~

 

新浪博客改版了,股票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lm/stock 和财经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lm/financ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