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策底”与“资金顶”的博弈

(2012-07-12 07:22:58)
标签:

七月

密集成交区

解套第一课

玉名

房价

降息

陷阱

股指期货

赚在起跑线

股票

分类: 股票

“政策底”与“资金顶”的博弈

声明:本文归“新人”玉名博客所有,各位如果要是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相关链接,转载于本博客,玉名拜上,谢谢各位。
  市场如今处于什么状态?玉名认为就是面临“政策底”与“资金顶”的博弈,在一季度我提出过一个观点,那就是2012年A股反弹动力只能是政策与超跌,因为今年经济注定是较差的,管理层主动放缓GDP增速,要的就是调整结构,而经济见底持续证伪,那么估值底就没有意义,因为经济不见底,上市公司业绩不好转,估值下降是必然,没有底。而能够抵御下跌的只有政策利好,包括7.11日的小阳,也是来源于市场对于政策的猜测。近期国家管理层再度进行3天的经济形势分析,并且明确提出来了要加强铁路、市政、能源等领域。这使得水泥、铁路等基建板块领涨,也使得市场出现了小阳。
  技术上,如今股指在2156点一线徘徊,再度形成一种“铁底”的迹象,这种感觉有点类似于1周前,市场在2200点一线时给股民的感觉,即这里肯定不会跌破,尤其是在6.29和7.6日之后更加强烈,但本周低开导致抄底资金被套。这就是如今市场最大的尴尬,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市场最近2个月来,并不是没有小时级别和日K线级别的反弹,但从周线来看,始终是处于下跌通道,而且还在加速,即便本周后2天在周末效应下周期,周线还是典型的破位走势,这点必须要股民确认。在下方2132点未跌破,以及新的支撑效应未形成前,市场很难快速向上发起反弹,相反还会反复向下考验支撑。
  换句话说,玉名认为当下市场出现超跌反弹容易,但由于缺乏资金持续注入,很难出现持续反弹,这样就导致了,局部反弹反而成了加速下跌的信号。究竟是什么原因形成了资金顶呢?两个要素是关键,第一,抽资力度过强。今年上半年市场虽然走弱,但IPO和再融资总额却超过了2011年达650亿元之多。而且与美国股市等成熟市场每逢市场走弱就“零发行”不同,如今指数走弱后大盘股发行反而跟进了,目前两市合计有720家上市公司等待发行,还有242家公司排队轮候增发,合计4172亿元左右增发融资计划蓄势待发。此外,深交所公告称中小板股票将启用003000-004999新代码区间为2000只新股腾出空间。这样的抽资是让多头资金几乎绝望的行为。
  第二,市场走势。连续抄底被套,6.29和7.6日就是典型,明明已经实现了单天的逆转,但很快就出现下跌,尤其是7.6日之后没有跟抄底者任何逃跑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从数据上看,之前类似沪深300ETF入市建仓,社保、QFII等一系列抄底,但最后我们看到的是市场缩量,而且沪指是一步步从1000亿元之上变成如今500亿元左右,这样的缩量速度直接带来了热点的萎靡。导致场外资金更加不愿入市,而场内存量资金折腾一些局部热点的持续性不强,一般是2~3天,极限的时间是1周,这样就导致市场整体趋弱,尤其是对于政策利好的免疫。
  因此,短线市场虽然持续连跌后的小阳,但从根本意义上讲,还是源于之前2200点一线抄底资金被套后的挣扎,市场上方连续套牢盘众多,而下方又没有真正探明底部支撑,尤其是2132点没有跌破,短期所谓2156点的“铁底”效应根本禁不住太多的市场考验。而热点方面酿酒和医药走强时间很长了,很多个股也出现高位冲刺派发和补跌,股民不要追高。相反对于类似农业和传媒等非周期题材股可以关注,但考虑到整个市场依然未转强,还是要观望为主。股民要注意到虽然指数有所止跌,但个股跌停潮并未改善,尤其是股民要注意到近期市场两极分化严重,这些给股民操作带来了难度,也就是说,并不是从个股角度的确很多品种有机会,但整个环境不支持,这才有了很多个股持续新低,以及一些强势股持续时间不足的情况,所以弱势周期下,还是以指数和大盘为主,然后再做个股不迟,继续做功课观望。

“政策底”与“资金顶”的博弈

1、《解套第一课》三种模式祝你解套

2《赚在起跑线》之八大实战系统,3《股市钱规则》,4《主体思维选股法》 

 

每日内参收评与千股千评可看这里http://t.cn/hp5Vh,看的“图解股指期货”和实盘指标可加玉名新浪微博http://weibo.com/wwhuahuay提问,看直播和最新的千股千评文章~

 

新浪博客改版了,股票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lm/stock  和财经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lm/financ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