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久盘必跌魔咒正在重演

(2012-07-04 15:03:18)
标签:

财经

中小盘

玉名

解套第一课

股市钱规则

陷阱

准备金率

赚在起跑线

股票

分类: 股票

久盘必跌魔咒正在重演

声明:本文归“新人”玉名博客所有,各位如果要是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相关链接,转载于本博客,玉名拜上,谢谢各位。
  历史会重演,但不会简单地重复。目前走势又回到6.11~6.18的老路上来了,今天是多空试探的第二天,昨儿试探的长影线的阻力,今天显然应该是试探下方支撑。自2188点以来,指数出了6.29日季度末做账行情之外,随后3天无论从指数涨幅,还是说个股涨幅、热点持续都很弱。如今游资利用中报预告密集时间炒作小盘股业绩概念而已,指数经历了超跌反弹,横盘滞涨之后,很显然下面一步又是向下破位,寻求支撑了。
  回顾之前市场的下跌,实际上也不是突然的破位,就是市场一步步由多空平衡转为破位下跌的,当时市场的依据是不会深跌,但问题是如果涨不动,那么盘久了,资金支撑力度减弱后,还是会跌。其实6月中旬就是典型,当时玉名给也给大家分析过,6.8日市场见到短线低点后止跌,6.11日开始出现中阳反弹,但随后逐步出现了多退空进,股市量能降低,股指期货持仓增加,市场缩量后热点范围越来越小,最后连中小盘个股也无法维系,最终依然还是跌破了支撑,向下破位。而如今走势和这个有点类似,也是6.29中阳反弹,但随后量能又开始萎缩,股指期货持仓创出历史新高,市场热点又开始逐步萎缩,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市场又要重新考验2200点了。
  从技术面走势来看,股指周线始终处于下降通道之中,而且今年走势呈现出来M头的雏形,也是典型的调整模式,但由于日K线角度出现了7连跌之后,市场进入到了一种极端超卖,加上6.29日季度末做账效应,使得市场出现了一波反弹,也收复了2200点,此时对于整个市场来说是人心思涨,但思涨与真正涨之后,还是存在差异的。因为纵观市场走势,6.29中阳并没有个改变走弱的经济数据,也无法阻挡市场扩容的脚步,更没有导致场外资金的涌入,依然还只是场内资金的折腾,尤其是随着市场较之前量能又一个幅度的缩减,整个市场的炒作的对象也变成了创业板为首的中小盘个股,这样市场指数的问题就出现了背离。也就是说,市场明明是酝酿反弹,但防御型的酿酒、医药等品种成为资金热捧,而攻击型的资源股、金融股则处于低迷状态。其次,虽然中小盘个股股性活跃,资金消耗量小,但市场环境的走弱导致个股的热点受制。
  那么如何看待当下中小盘个股的走强,是源于业绩吗?并非如此,在已经发布中报业绩预告的878家上市公司当中,业绩预亏的上市公司有318家,其中,属于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共254家,占比高达7成,换句话说,业绩地雷积聚在创业板等中小盘个股,但同样预增个股中,也是创业板等中小盘个股占比较高。所以我们看到了最近领跌、领涨的品种都是在中小盘个股中,形成了冰火两重天的背离。对此,玉名认为,这是源于整个市场量能萎缩,那么资金只能够找寻资金消耗量小的品种,而此时半年报预告的高峰期在7月中上旬,那么资金必然要利用连跌后人心思涨的时间去进行炒作,此时就形成了此类品种的走强,但持续时间不会太久,就是当下这1~2周的局部行为而已。
  总体来看,玉名个人还是偏谨慎观点,我认为6.29日开始中阳更多地是一种超跌反弹,是对于之前连续下跌走势修复,但市场如果要想由弱转强改变趋势,还需要时间,目前顶多是一种反弹预演,并非真正的主升浪反弹期。对于激进型的股民,以半年报和创业板股性活跃两个要素去做一些短线博弈,是可以的,但一定要遵守严格的短线操作纪律;而对于稳健性的股民来说,当下能够做的利润空间真的是不大,还是继续选择观望为宜,市场后期还是会继续考研下方支撑,只有这个动作过后,才会有向上的反弹。

久盘必跌魔咒正在重演

1、《解套第一课》三种模式祝你解套

2《赚在起跑线》之八大实战系统,3《股市钱规则》,4《主体思维选股法》 

 

每日内参收评与千股千评可看这里http://t.cn/hp5Vh,看的“图解股指期货”和实盘指标可加玉名新浪微博http://weibo.com/wwhuahuay提问,看直播和最新的千股千评文章~

 

新浪博客改版了,股票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lm/stock  和财经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lm/financ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