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冲击新高的最佳时机到了

(2012-04-25 15:03:18)
标签:

社保基金

玉名

浙江东日

赚在起跑线

股市钱规则

主体思维选股法

期货

股票

分类: 股票

冲击新高的最佳时机到了

声明:本文归“新人”玉名博客所有,各位如果要是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相关链接,转载于本博客,玉名拜上,谢谢各位。
  市场继续按照我之前提出来的,本周先抑后扬冲击2439点的路线运行着。玉名认为当下是本波行情冲击新高最好的时间了段了,甚至可以说,如果市场错过这个关键的节点,那么多头很可能后悔不已。具体理由是三点:
  第一,技术上,2439点就在眼前,几乎触手可及。2439点这里是之前2.27~3.14日构筑的小三重顶的颈线位阻力,也是之前2132~2478点反弹是最后一波冲高的起点。2439点之所以关键就是其能够帮助我们判断市场是冲顶派发行情,还是突破行情;如果说市场,能够持续放量快速突破这里,保持原有主线热点,那么2478点就不是问题,市场新高是肯定的,那么这就是突破行情。相反如果量能萎缩,出现大面积低价和冷门股补涨概念活跃,则这将是派发冲顶的前兆,4.24日和2.27日是有异曲同工的效果,都出现了放量的长影线,这是典型的资金试探。一般来说,出现这样的走势,后期都会有向上冲击新高的走势,即长影线指向哪里,就要冲击哪里。从技术角度来看,玉名认为当下是时候冲击2439点,来尝试新高了,即便后面冲击失败,也奋力向上尝试,否则时间拖得越久,对多头越不利,因为无论是热点的持续性,还是说利好预期的时间特点,以及多头合力配合角度来说,尽快组织攻击都是对多头有利,一旦止步不前,就会引发场内筹码松动,甚至多头内部倒戈的情况。
  第二,消息面与时间周期。明天起就又到了周末的敏感期,SHIBOR利率上涨,月底资金收紧,由此又将有一批人认为央行可能降准来释放流动性的预期,这为市场营造出来了多头气氛。玉名始终认为本波行情最大的特点就是依靠政策利好预期,包括今天地产板块的大涨,一方面是源于基金完全了全部的一季报披露工作,地产板块成为基金增持最多的板块,这激发了市场对于地产板块的追捧,另一方面地产板块调控政策放松预期,是支撑该板块走强的关键。浙江东日为首的金融概念股,从早盘起就非常活跃,纷纷冲击涨停,这已经是该板块连续3周大幅走高了,近期有传闻说,温州金改具体政策出炉,无论这些究竟有没有,这些个股继续活跃,市场赚钱效应就会很丰富,市场做多影响就会高涨。当然,市场也有两面性,大家都明白这些个股持续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不可能总维系这样逼空式的走势,甚至可以说其走势已经进入到了博傻阶段,而如果多头还不利用这样的情况尽快冲击新高,完成突破,以此拓展新的热点,一旦这些板块倒下,那么对多头来说,想要再找到冲击新高的机会,难度就大了。
  第三,做空赚钱效应。我们可以看到自从4.5日以来,无论是IF1204还是IF1205的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均是保持较低的持仓,始终没有真正超越玉名的“股指期货实战系统”的持仓警戒线,这说明整个市场做空赚钱效应很低,空头没有给多头制造太多的麻烦,这是近期市场强势的关键。对多头来说,如果不好好利好这个时间段尽快发动一波向上尝试突破的走势,一旦错过这个时间段,那么整个行情的复杂度就大大增加了,特别是我们看到上证50指数已经在前高附近,构筑大M头,还是突破都是很微妙的。
  所以,总结一下,玉名认为,当下是本波行情冲击新高比较合适的时间,当然也是最微妙,甚至可以说最危险的时间,一旦多头无法利用这个有利的时机快速拿下2439点完成对前高的收复,盘整时间过久,就很容易造成获利盘的松动,那样对股民来说,这波反弹行情就又到了要撤离的时间了。策略上,股民还是以持股为主,此时要细心观察行情,而不是频繁地换股操作,那样不仅很容易错失市场突破带来的利润,也很容易错过市场转势的信号,因此保持冷静,耐心等待是此时我们要做的。

冲击新高的最佳时机到了

点击观看“股市赢利三部曲”系列书籍:3 《赚在起跑线》之八大实战系统,2《股市钱规则》,1《主体思维选股法》 

 

如果各位对个股和大盘有问题探讨,看玉名的“图解股指期货”可加新浪微博和空间http://weibo.com/wwhuahuayhttp://t.cn/hp5Vh提问,看直播和最新的千股千评文章~

 

新浪博客改版了,股票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lm/stock  和财经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lm/financ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