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热点再创新高预示行情不会终结

(2012-03-01 15:05:18)
标签:

主体思维选股法

赚在起跑线

股市钱规则

年报

玉名

重庆路桥

权重股

房价

分类: 股票

热点再创新高预示行情不会终结

声明:本文归“新人”玉名博客所有,各位如果要是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相关链接,转载于本博客,玉名拜上,谢谢各位。
  行情是否会因为短调而终结是最近股民担心的,特别是2.27日出现的天量星线,让市场感觉到了风险,持股怕跌,持币又怕踏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股民必须要抓住主力资金的根本意图,就能够很好地进行操作。的确本波行情从2132点启动就充满着分歧与矛盾,类似养老金入市与否的反复辟谣,准备金率下调的“逗你玩”,二八效应与八二效应的转换,二次探底与楔形突破之争,反弹与反转等,但玉名要提醒股民一点,就算当下有这样、那样的看法分歧,但有一点不可否认,年初是各路资金都在做行情抓利润的时间,谁也不会在此时轻易地放手行情。
  是的,这就是当下所有资金的软肋!年初有春节红包效应、两会效应、经济数据的风险真空期、资金面压力处于一年最宽松状态、年报事件提供丰富的题材、各路资金经过年底结算后盈亏归零,在这多的条件之下,有哪路资金能够勇敢地安心离场?我认为没有,即便大家对于行情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不同,但都不会轻易地离场,这也是为何玉名昨日总结多头三大底牌时提到了,风险真空期、热点轮动和资金做行情的欲望不仅是多头的底牌,更是整个市场行情能够得以维系的根本。之前市场完成楔形突破,而拒绝二次探底,很大程度是源于资金的“等不及”,货币政策宽松的速度过慢,相关经济恢复高速增长的信号也比较微弱,所以资金放弃了中长期运作的企图,纷纷放弃蓝筹股,转向类似ST股、前期问题股、创业板、科技股等诸多的题材股板块,通过投机型品种来引导行情,那么这样的特点也会导致行情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技术上,日K线角度除了120日线和250线走平之外,其余的5、10、20、30、60日均线都呈现了向上的发散的走势,包括周线角度经过七连阳后也已经呈现一种攻击形态。2.27日沪指接近1500亿元的放量,说明回补的2248~2459点缺口附近是密集套牢盘,包括地产股在短期突破后遭遇政策调整后的回调都带来了盘面走势的纠结。不过从最近10年的历史走势来看,天量星线之后市场行情终结和继续新高的概率差不多,而且一般来说对于反弹行情来说,刚刚突破之后,行情真要结束,不会只出现一根天量星线,而应该至少是三根左右,第一根是预演,第二根是考验压力,第三根是确认结束。包括2010年10月行情是子啊10.18日出现明显的天量和上影线,随后在21和26日出现连续的短调,但之后依然创出行情新高,2周后才终结。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行情并未到结束的时间,特别是从前面提到的主力资金和时间效应角度,也还会维持一段时间。
  这样的梳理之后,股民应该很明白了,不要对如今行情太过纠结,而应该继续抓紧时间将个股做好,这其实也是指数完成楔形突破后的对应策略,既然没有二次探底就不能说是牛市底部,既然不是这样就不可能长期持股,就是一波波段式的操作,那么自然就要盯紧个股,特别是利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如今活跃更多的还是题材股,近期出现了类似水利、农业为首的两会题材,也有类似电子板块为首的科技品种,此外受益政策的汽车板块。当然玉名个人执行坚定操作的还是年报板块,毕竟就算对行情有非常大的分歧,年报这个事件始终都是1~4月份最大的题材,今天我们看到了之前玉名利用《赚在起跑线》书中“年报实战系统”挖掘的交运板块中的港口运输行业和汽车行业很多个股再创新高,包括厦门港务、天汽模、庞大集团、中远航运等,而且重庆路桥、四川成渝、澳洋顺昌等品种也在接近新高,那么此类热点的继续,说明当下依然还是值得继续守股的。

热点再创新高预示行情不会终结

点击观看“股市赢利三部曲”系列书籍:3 《赚在起跑线》之八大实战系统,2《股市钱规则》,1《主体思维选股法》 

 

如果各位对个股和大盘有问题探讨,看玉名的“图解股指期货”可加新浪微博和空间http://weibo.com/wwhuahuayhttp://t.cn/hp5Vh提问,看直播和最新的千股千评文章~

 

新浪博客改版了,股票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lm/stock  和财经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lm/financ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