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玉名
玉名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3,635
  • 关注人气:45,13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近忧更要远虑节后“还债”

(2011-02-01 07:38:00)
标签:

财经

加玉

玉名

活跃

个股

股票

分类: 股票

无近忧更要远虑节后“还债”

声明:本文归“新人”玉名博客所有,各位如果要是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相关链接,转载于本博客,玉名拜上,谢谢各位。
  随着交运和通信等春节红包板块的持续活跃,可以说之前预计的红包操作即将大功告成,目前我们没有近忧,如果再去分析一些什么喜庆收官之类的套话实在没意思,所以我希望给大家做一些远虑了,昨儿收评,我已经给大家分析了节后行情的要点和路线图。这是源于玉名采用的了自上而下的体系,所以我总是从市场趋势、资金动态入手,然后才是板块和个股,这样能够看得更远,先于市场做一些分析。在没有红包行情前,我已经给大家分析到了红包行情的要点和策略,而如今红包行情到了尾声,我觉得又应该开始新的思考。
  远虑的方面除了昨儿大的方面之外,我还有几个特别的点提供给股民思考。第一个是近期受冻雨、雪灾、干旱,以及节日消费影响,1月份农产品价格再次出现加速上涨,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是居高不下,春节假期后就将公布的1月份CPI再创新高已是大概率事件,那么这是会带来机会,还是风险呢。机会是我昨儿分析提到,其能够直接对于二线蓝筹股带来一些刺激,这样有助于激发大资金投入的兴趣,毕竟股市没有资金活跃是很难走出大行情的。说到风险,那无疑就是指通胀了,虽然近期没有太多提及,并不是不存在,而且是更为恶化的情况,负利率很可能在2月份达到2.65%之上。这是股指很可能会“还债”的点。
  第二个就是股民关心的加息。过去一年准备金率上调了7次共3.5%,只加息了2次共0.5%,而CPI却在快速上涨,负利率继续扩大,银行此时储蓄存款下降,却在不断地加大贷款,而央行因为常规回笼手段的停滞导致必须要通过准备金率来回笼资金。若不加息则会金融机构的资金缺口持续扩大,最终势必导致新的融资潮,这其实才是股民的悲哀。储蓄存款贬值,而股市又成为了银行融资地,导致行情受到新的制约。
  第三个就是节前游资主导的上涨。事情有两面性的,一方面是我们从中博弈到了红包,但另一方面这是否会成为节后调整的动力呢。因为从热点来看,节前主要是题材股的活跃,诸如高铁为首的交运板块,这也是春运第一天就启动的板块;随后通信和消费也是源于春节概念而活跃;随后政策扶植又推进水利板块短线的上涨,这些板块都是在特点时间,特定事件活跃的。很难说这样的板块能够活跃很久,尤其是以板块性质来活跃,那么在其涨高之后,股民就要谨慎了,先期布局的或许还有一些优势,而后期追高就更要小心一些,避免节后的“催债”现象。实际上从周一走势来看,水利和交运板块已经出现了高位整理,有资金开始兑现利润,出现持续净流出的情况。
  所以玉名认为股民也可以思考一下,为何进入到了1月之后,市场量能反而不如年末效应前活跃,主力经历了减仓后,手握大量资金却不敢投入,只能够说市场有其认为的风险点,或者说市场还没有具备足够的吸引力。无论是从中小盘个股做头的进程,以及蓝筹股量能上的掣肘,都使得市场无法出现大的赚钱效应。在局部活跃,获得利润之后,采取一个落袋为安的策略也是适合的。总结来看,如今稳健货币政策为之前的犹豫和超量投放的资金“还债”,中小盘个股和新股在为之前透支炒作的高价“还债”,蓝筹股是在为全流通进程导致的流通市值爆增而使得资金话语权被动降低,以至于炒作成本提高而“还债”,那么在一个正处于“还债”的市场,我们只能够多给它一些时间,耐心等待。想了解个股盘后点评,股市个股每日简评供您检索参考,股市机密内参(早盘、收盘、晚间三次更新)点击研究为您操作个股提供工具。

我希望大家留言可以署一个称呼,这样大家交流更加方便。我也好称呼您,对于您的观点也能够连续。其次是文章是我的思路和观点,难免有些不合适您口味,投资就是个性化的事情,见仁见智,博客是我记录自己记录点滴,以及和大家交流、探讨的地方,希望大家从文章中各取所需吧。无论文章观点如何,博您一笑一乐也是好的。玉名一家之言,供您娱乐^_^谢谢大家,欢迎积极探讨,如有事还可以发邮件探讨,有时间可以到 本博首页去看看其他文章,再次祝福大家投资有好运,玉名拜上^_^

行情深入发展,本周两大考验
点击即可免邮购买玉名《选股其实很简单:主体思维选股法》 

 

如果各位对个股和大盘有问题探讨,可加玉名的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wwhuahuay提问,看盘中直播和最新消息播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