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宗旨看懂经济数据,三类股是热点

(2011-05-11 07:31:58)
标签:

玉名

巴菲特

主体思维选股法

大资金

股市钱规则

股票

分类: 股票

两宗旨看懂经济数据,三类股是热点

声明:本文归“新人”玉名博客所有,各位如果要是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相关链接,转载于本博客,玉名拜上,谢谢各位。
  11日也就是周三将公布经济数据,很多股民有所担心,尤其是担心随后是否会有央行的再度调控?对此玉名认为股民需要掌握两个宗旨:
  其一,经济指标方面非常平稳,类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等经济数据始终是缓坡下降的局面,而全年经济数据会有一个小U型的走势,一、四季度高,而二、三季度低。而CPI方面后期更多是高位振荡,会回归到5%一线整理,而随着基数效应,以及相关价格调控的到位,未来通胀更多地表现形式还是在资金流动性方面。
  其二,不会再频繁调准与加息?玉名认为我们先要明白经过了连续货币工具动用之后,实际上内部通胀问题已经解决了,而外部环境问题却没有降低反而增加了。所以说利率工具不宜再频繁动用,美联储和欧央行都在放缓使用利率,而目前资金流动性调控的关键是在热钱,所以说再动用利率工具不仅不会控制通胀,反而引发更多热钱,就会出现越加息越要调准,越调准要调控热钱,而内部资金越紧缩外部热钱涌入越多,越要加息,这样一切就变成了恶性的循环,那么热钱泡沫一旦破裂,不仅外部环境变差,而内部也因为长期紧缩而很难恢复。因此5月下旬顶多会因外汇占款激增调准一次,而不会出现加息和频繁调准的情况。
  那么经济数据无忧,如何理解市场如今的状态?尤其是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实是,自从美国标普调整了美国主权债务评级前景之后,中美两国的股市走出了完全相反的形态,一个向上,一个向下,形成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剪刀差。向上的是美国股市,由12200点连续上涨冲到12876点,涨幅达到5%以上;向下的是中国股市,上证指数由3067点连续下跌直摔到2850点附近,跌幅接近7%。很显然这是市场恐慌心理所致,因此股指如今跌不动要想反弹就要先救市场的信心。
  而信心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是技术面,市场处于一个大的收敛三角形的尾端,上行压力趋势线非常明确的,就是2009年8月3478点、2010年11月3186点,以及2011年4月3067点的高点连线,聚焦在3050点一线;而将低点1664~2319~2661点连线来看,下档支撑在年线2800点一线,而从时间周期角度,至少还需要16周左右才会达到真正的尾端,也就是年初时玉名提到了9月为年内第二个月线上的变盘期。所以短线市场要收复2880点是关键。第二是,缩量的局面已经形成了抵抗型的下跌,反复利空的夯实也有利于箱底支撑的构筑;第三是股期方面持仓继续下降,多空分歧降低,风险降低。因此股指短线完成的任务就是继续恢复市场信心,拿下2880~2930支撑区间。
  未来市场热点,玉名总结了三大研究方向,其一就是本币升值,这是最明显的利好,类似航空股应该有所体现。其二,电子科技,很多人看好电荒与核能源,但实际上类似电力企业等是很难获利太多的,而真正获利的是就是那些电子元器件与科技设备会能够获得最实惠的利润。其三资源股,滞涨的煤炭和金属品种中的滞涨品种在此波大宗商品调整利空下很多是被错杀的,尤其是煤炭和稀土价格根本没有随大宗商品市场下跌反而是创出历史新高的,稳定业绩,以及合理的股价为其带来了机会。想了解个股盘后点评,股市个股每日简评供您检索参考,股市机密内参(早盘、收盘、晚间三次更新)点击研究为您操作个股提供工具。

我希望大家留言可以署一个称呼,这样大家交流更加方便。我也好称呼您,对于您的观点也能够连续。其次是文章是我的思路和观点,难免有些不合适您口味,投资就是个性化的事情,见仁见智,博客是我记录自己记录点滴,以及和大家交流、探讨的地方,希望大家从文章中各取所需吧。无论文章观点如何,博您一笑一乐也是好的。玉名一家之言,供您娱乐^_^谢谢大家,欢迎积极探讨,如有事还可以发邮件探讨,有时间可以到 本博首页去看看其他文章,再次祝福大家投资有好运,玉名拜上^_^

两宗旨看懂经济数据,三类股是热点
点击即可免邮购买,玉名《选股其实很简单:主体思维选股法》 

 

如果各位对个股和大盘有问题探讨,可加玉名的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wwhuahuay提问,看盘中直播和最新消息播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