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继续修复,谜底揭晓的一周

(2010-11-22 07:38:52)
标签:

财经

长阳

准备金率

玉名

银行股

股票

分类: 股票

继续修复,谜底揭晓的一周

声明:本文归“新人”玉名博客所有,各位如果要是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相关链接,转载于本博客,玉名拜上,谢谢各位。
  近期市场传闻始终集中在加息与否上,实际上自从美国二次量化宽松政策出台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就略显被动,加息和不加息,升值和不升值都两难,尤其是外界对此还不断地猜测施压,更是有种逼宫的意味,如何对通胀进行管理,尤其是输入型的通胀,单纯的加息和准备金率都很难真正控制通胀。所以,目前管理层用的是组合拳,一方面是打击囤积抬价的行为,另一方面就是国储调节市场供给,加大市场供应量,平抑价格,毕竟国储资源的充沛远大于市场中任何一个群体。因此对于后市,玉名认为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还是存在的,发达经济体不会放过该点,若此时我国再加息,那么热钱流入会加剧,控制难度也比较大,所以说管理层的意图还是淡化矛盾,一方面控制升值力度,一方面寻求市场可以接受的调控方式,并不是说要打压市场,而是维护市场的稳定,不能说是利空
  10月CPI涨幅创近25个月来新高,岁末年初即将临近双节,未来通胀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从管理层近期论调观察,当前防通胀已成政策首要任务,因此猜测12月份的国家经济工作会议上有望将宽松货币政策定调为回归稳健的适度宽松政策。其实,无论政策还是包括热钱蓄水池的思路,实际上也是通过提高央行对全局的控制力,完成市场资金总量的动态平衡,从这些角度来看,玉名认为短期内市场不会缺钱,包括美QE2政策也不可能退出,全球资金流动性都非常宽裕,我国就是施行收紧动作,也无法改变全球的状况,甚至只会招引更多的热钱流入,因此实际上管理层的意图是尽可能地延缓通胀增长,将热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其大幅波动,并不是说市场将会缺钱。如果投资者能够明确该点,实际上如今市场很多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在过去的一周中,市场多空展开了激烈的博弈,空头来势汹汹,连续采取了偷袭的走势,时间一过14点进入到尾盘,往往就雷雨交加,一改盘面翻红和平稳的走势,几分钟内就大跌几十点,甚至是上百点,恐慌情绪非常浓厚。不过在这样的情况下,盘面通过银行股为首的金融股逐步稳定,尤其是在周四盘面最为明显,风声鹤唳,但银行股稳住大盘重心,周五午盘后的反击也是如此,可以说市场已经在恢复中。如今变数是央行再度调高准备金率,无疑对市场是个冲击,不过在在周五晚间,我第一时间用《选股其实很简单:主体思维选股法》一书中的政策消息解读法则给大家第一时间进行了准备金率9天内2次调整的全方面解读,撰写了《频繁动用准备金率的弦外之音》一文中,解释了解释为什么是动用准备金率而不是加息,对银行股如何,以及如何去判断股市的影响,由于外盘对此反应比较正常,低开后翻红,可以说该方面对资金影响不大,市场之前过度的走势已经对此进行反应,那么我判断市场应该不会再度恐慌,而继续修复之路,有利空出尽的意味。
  技术上,股指重新回到了年线2890点一线,这是正常的技术反抽,同时连续三根带有下引线的K线,表明市场已经开始拒绝下跌,目前对多头不利的就是时间,一定要尽快出现一根中长阳,这样才能够撤离扭转市场的人气,尤其是消除尾盘恐慌,一旦长阳出现,势必会引发资金回补入场,从而将指数脱离敏感地带,本周三是关键的时间点,尤其是工行复牌后的走势更为关键,会成为助涨助跌的工具,因此易出现长阳或长阴。策略上,投资者多看少动,考验的就是耐心,此外还是要对银行为首的金融股多加关注,其不一定是市场涨幅最大的,但影响力却很大,该板块只能继续保持反弹,市场重心就稳定住了,市场会越来越好,耐心等待谜底揭晓的一周。

玉名个人空间:想了解个股盘后点评,股市个股每日简评供您检索参考,股市机密内参(早盘、收盘、晚间三次更新)点击研究为您操作个股提供工具。

我希望大家留言可以署一个称呼,这样大家交流更加方便。我也好称呼您,对于您的观点也能够连续。其次是文章是我的思路和观点,难免有些不合适您口味,投资就是个性化的事情,见仁见智,博客是我记录自己记录点滴,以及和大家交流、探讨的地方,希望大家从文章中各取所需吧。无论文章观点如何,博您一笑一乐也是好的。玉名一家之言,供您娱乐^_^谢谢大家,欢迎积极探讨,如有事还可以发邮件探讨,有时间可以到 本博首页去看看其他文章,再次祝福大家投资有好运,玉名拜上^_^

行情深入发展,本周两大考验
点击本链接即可转到网上购买,玉名《选股其实很简单:主体思维选股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