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复杂因素增多,但盈利策略就是两点

(2010-10-21 08:21:16)
标签:

财经

玉名

经济数据

房地产板块

踏空资金

股票

分类: 股票

复杂因素增多,但盈利策略就是两点

声明:本文归“新人”玉名博客所有,各位如果要是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相关链接,转载于本博客,玉名拜上,谢谢各位。
  央行意外加息之后,换来的是股指与周二几乎完全相同的K线,虽然从位移来看是回到原点,实际上路程方面却是很远。加息之后人民币兑美元大幅回落,同时也造成了大宗交易市场的大振荡。不过和我之前给大家分析的一样,农产品期货方面不仅没有下跌,反而出现以谷类品种为首的大涨,也就是说表面上虽然货币博弈在进行,但各方实际上都没有放弃对命脉资源的掌控,玉名认为这是需要投资者明确的。而且今天经济数据将出、随后2周后美联储又要议息,未来的一段时间注定是明战、暗战交汇的时间,投资者如果不是提前做好相关分析,确定好大的操作方面,很容易陷入市场的漩涡之中。
  关于加息,其实能够谈的问题很多,但我希望大家明确的就是加息当天晚间我给大家总结的:加息实际上是围棋中的试应手。一方面加息是为了缓解CPI上涨所带来的负利率等矛盾,同时减轻了今天的三季度经济数据的压力,无论经济数据出现一些超预期的因素,都能够被市场所接受;另一方面就是近期全球货币市场博弈日趋激烈,而欧美发达经济体唯一达成共识的就是向人民币施压,此时央行加息,也是表明一种态度,而且时隔34个月后加息大门的开启,意味着外界对后续动作无尽的猜想,这使得我国央行获得了一个可进可退的有利位置。
  回到盘面上来看,两大现象是玉名想说一下的,一个是近两天持续调整最大的房地产板块来说,其在13日集体上行,阻挡了大盘本该出现的调整,但随后14日再度变盘,我当时的分析是,该板块是1年多来最弱的一个板块,受到调控和市场负面影响打压最多,其更多地是一种补涨,尤其是和整个市场出现跷跷板效应的时候,更多地应该是一种预警。如今房地产板块连续在周二和周三调整,可以解释为受到加息影响,但实际上也是资金补涨过后的派发,是主力抛给市场的障眼法。另一个是这两天活跃的创业板和中小板,很多人对于这个板块的回归的理解是八二转换,风格改变,是踏空资金在博弈,甚至是想要在其大幅解禁前再捞一把,有逆流而上的意思。
  而玉名则认为八二转换是假,把握主线才是真。大家可以看到周三盘面上,农业、煤炭、有色金属中的很多个股经历了2天的调整之后,再度强势上扬,不仅收复了失地,还创出了新高。其实大盘本来也应该在13日、19日出现调整,完成一次空中加油,但由于收到了地产板块补涨,以及创业板、中小板集体弹升的影响,在大盘K线上表现出来的还是持续上行的走势。关于股指我想不用多说,强势突破是勿庸置疑,这个我在节后股指如期开门红后就已经告诉给大家,关键是个股运行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这才是投资这最该注意的。经历了18日的行情转折点之后,几乎是每天市场都有一个新的变化,无论是八二转换、加息,还是经济数据,因此投资者如果说想跟着这样的市场变化,那么会很困难。所以策略上,玉名认为还是之前给大家明确的两点:其一,对于农业、黄金、纸业和航空等节前我就告诉大家要布局的主线品种,不要放弃,即使振荡也不要放弃,因为市场资金,包括踏空资金都对此非常追捧,你有能力利用大振荡做高抛低吸,我不反对,但不要将仓位和筹码丢失;其二,当你看不懂行情了,或者无法选股的时候,请你做好封基或指基品种,节后涨得最好的除了主线品种,实际上排在其后就是封基,以及50ETF为首的指基,这些品种风险低,且获利比较持续。

 

玉名个人空间:想了解个股盘后点评,股市个股每日简评供您检索参考,股市机密内参(早盘、收盘、晚间三次更新)点击研究为您操作个股提供工具。

我希望大家留言可以署一个称呼,这样大家交流更加方便。我也好称呼您,对于您的观点也能够连续。其次是文章是我的思路和观点,难免有些不合适您口味,投资就是个性化的事情,见仁见智,博客是我记录自己记录点滴,以及和大家交流、探讨的地方,希望大家从文章中各取所需吧。无论文章观点如何,博您一笑一乐也是好的。玉名一家之言,供您娱乐^_^谢谢大家,欢迎积极探讨,如有事还可以发邮件探讨,有时间可以到 本博首页去看看其他文章,再次祝福大家投资有好运,玉名拜上^_^

行情深入发展,本周两大考验

点击本链接即可转到网上购买,玉名《选股其实很简单:主体思维选股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