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利空不断,股指再遭两大考验

(2010-07-05 07:22:58)
标签:

财经

证券

玉名

股指

a股

股票

分类: 股票

利空不断,股指再遭两大考验

声明:本文归“新人”玉名博客所有,各位如果要是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相关链接,转载于本博客,玉名拜上,谢谢各位。
  股指期货给市场带来了什么?显而易见的,就是整个期货活跃度的增加,至6月30日,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再创新成交纪录,半年成交额达96.7万亿,较去年同期增长96.2%,接近翻番,此数值已经超过了08年全年期市成交额80万亿元,同时也在大幅逼近09年全年130万亿元的成交额,以目前的速度发展全年超过200万亿元不是一件难事。在股指期货上市初期,人们普遍认为股指期货会大幅分流商品市场的资金,会造成期市方面的成交萎缩,但实际上,股指期货让更多人认识到了期市的魅力,对期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反而增加期货市场的活力,可以说股指期货给期货市场带来了新鲜血液。玉名一直秉持的观点,那就是市场每向前进一步,对投资者的要求就高一分,如今股指期货的到来,就好像当年引入QFII一样,在羊群中引入了狼、虎等动物,看似是增加了威胁,实际上通过优胜劣汰让市场更好地进化着。股市再也不养闲人,哪怕是新股也不再是申购中签即可获利,破发现象让人们明白了什么才是股市,因此股指期货实际上是让股市、股民从安逸中醒来,更好地迎接挑战。
  A股上半年交出的成绩单无法令人满意,沪指跌幅26.82%、深成指跌幅超过了31%,这一成绩使得A股成为全球主要股指的负班长,抽资猛于虎,是玉名对A股上半年的形容,都说虎年虎虎生威,但我们看到发威的是市场的抽资行为。刚刚过去的6月,一旦在汇改消息股指出现了中阳,但显然这样的拉动不及农行这只航母对市场的抽资行为,就在农行发布发行价2.68元的当天,股指6.29长阴到来,市场很无奈,因为就在6月初,股指在2550点上方时,农行上市打着维稳的旗号,仅抛出19~2元的区间试探市场,一片维稳因素,随后机构就开始鼓吹农行维稳论,结果当股指跌破了2400点时,我们看到了农行的发行价已经悄然变为了2.68,股指跌了150多点,农行发行价格上涨了40%,市场越弱发行价格反而越高,那么市场用脚投票也就不足为奇了。
  本周市场依然要在农行发行的巨大抽资行为下运行,7.6日是网上资金申购日,近万亿元的资金冻结,对已经持续地量的市场来说,无疑于雪上加霜。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行又抛出再融资方案近600亿,面对这孱弱不堪的市场,面对这A股进入2010年以来成为全球表现最差股市的情况下,各上市公司不是想着如何“拉一把”市场,反而是肆无忌惮地选择了“捞一把”的行为,看来A股在今年将创造IPO发行量的历史新高,再融资量的新高,同时对应的是市场持续下跌的局面。同时这两个方面,也将成为本周股指最大的考验,投资者要注意。玉名在《下半年A股大势分析》和《7月策略:翻身难,月中有好戏》中已经给大家做了详细的分析,投资者可从中找到下半年股指运行的区间和特点,其实最简单的方式,还是我在前面介绍的两大原则,熊市无踏空,量在价先。我在4月份给大家提示了,从2009年11月计算,股指已经进入到了熊市之中,如今出现第四个周期之中,这个四个周期分别是2009年11.24~2010年1.19,1.20~4.16,4.19~6.17,6.18~8.20,只有到了变盘点才会有趋势改变的可能,在整体下跌的趋势中,投资者要放弃踏空的思想,以规避风险为第一位。此外,有量不一定有行情,无量一定没行情,如今股指持续缩量,并不代表调整力量的减弱,大家看到了6.29之前缩量明显,但随后呢?长阴来袭,空头力量骤起,因此持续的缩量只代表持续的弱势,当下股市还在失血过程中,抽资行为也未有放缓,那么投资者只能够继续耐心等待,当下还远远不是底部,后市股指会继续以阴跌的方式下跌。

 

玉名个人空间:想了解个股盘后点评,股市个股每日简评供您检索参考,股市机密内参(早盘、收盘、晚间三次更新)点击研究为您操作个股提供工具。

 

我希望大家留言可以署一个称呼,这样大家交流更加方便。我也好称呼您,对于您的观点也能够连续。其次是文章是我的思路和观点,难免有些不合适您口味,投资就是个性化的事情,见仁见智,博客是我记录自己记录点滴,以及和大家交流、探讨的地方,希望大家从文章中各取所需吧。无论文章观点如何,博您一笑一乐也是好的。玉名一家之言,供您娱乐^_^谢谢大家,欢迎积极探讨,如有事还可以发邮件探讨,有时间可以到 本博首页去看看其他文章,再次祝福大家投资有好运,玉名拜上^_^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