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虎年开市前先做三件事

(2010-02-21 07:30:17)
标签:

证券

财经

玉名

股市

长假

希腊

股票

分类: 财经

虎年开市前先做三件事

声明:本文归“新人”玉名博客所有,各位如果要是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相关链接,转载于本博客,玉名拜上,谢谢各位。
  春节长假即将到期,今天投资者应该对于节日期间发生的事件做一个总结,为虎年股市做一个准备,做好三件事——回顾、总结、展望。长假期间,玉名持续给大家送上财经专题文章,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给大家解读了准备金率提高,我第一时间推出了《准备金率提高有三大影响》一文。首先,说实话,在春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的晚间发布消息,央行此举的确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甚至很多的机构和媒体都未能在第一时间进行公布与解读。玉名认为这就是央行用心良苦的所在,这能够最大程度地削减其对市场的心理影响(大家可以回忆一下1·12日之后,市场一周内都处于恐慌情绪与传闻笼罩中的情形),毕竟9天时间的消化,足以将此影响抹平。另外,也是给了其他外围股市一个考验,将这道选择题,抛给了其他各国央行。
  此外还有两个影响在于美元走势与欧盟对希腊危机的处理,还有就是管理层后续行为。对于前者,长假期间,已经有了答案,希腊在欧盟的督促下宣布,其削减本国预算赤字超过预定目标,在2·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该国的财政盈余约合7.85亿美元,主要由于计入了来自于公司利润的一次性税收得益,这一财政状况好于去年同期(约合21.2亿美元的财政赤字)。因此宣告其无需欧盟进行援救。这一动作,促使欧美各国股市,包括亚太股市都迎来了久违的长阳上行局面。在玉名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周周一时给大家分析过,美元之所以反弹,压制了大宗商品期货和全球股市,就是因为其利用我国提高准备金率制造全球央行的恐慌情绪,同时希腊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问题困扰着欧元,因此美元借机持续上行,创下了8个月来的新高,进一步将其主导地位巩固。而长假期间,这一最大的利空风险得以解决,才换来了各国股市的再度上行。
  另外,节日期间,我给大家总结了2009年股市关键词,诸如不破不立,涅盘重生,股市最牛的红包,股市与经济法则的黄金定律等等,这是让大家总结一下过去一年股市中的经历,将成功的经验和教训集合起来,以备后面使用;最后,《别迷恋哥,股市已成传说》总结了股市新的盈利模式,尤其是当新股不败神话的破灭,宣告市场最后一个无需动脑即可“偷懒”(只要中签即可获利)获利的品种消失了,投资者必须明确当下这种困难的环境,如果觉得不适合股市,就应该考虑及时离场,如果你选择留下,那么必须比之前更加地努力,尤其是开拓自己的思维,努力奋发前行。在长假前,玉名推出了《节前股市还需做三件事》,判断持币、持股,回顾政策面动向,明确假日的利润点、风险点,那么虎年要开始也要做三件事——回顾、总结、展望。前面两点,已经完成了,下面就是展望了,前面分析了长假期间,风险点(外盘影响)已经逐步被消除,反而给予了A股再度开盘的做多信心,那么虎年开门红已经是大势所趋,重点还是我之前提到的金融股与资源股。尤其是一旦3050点收复,成交量回到活跃线(沪指成交量1400~1500亿元),这样将形成中期的大底。之前展望2010年时,玉名认为二季度应该有望出现全年的一个高点,同时也是配合股指期货的推出,因此虎年开局之后有望形成一波攻势,成为2010年主要的利润黄金期,对此投资者要做好准备。想了解个股盘后点评,股市个股每日简评供您检索参考,股市机密内参(早盘、收盘、晚间三次更新)点击研究为您操作个股提供工具。

《中证内参》汇集最新股市行情直播,重点个股和板块推荐→请点击查看
《中证内参》(免责: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以上所有内容仅作参考不构成入市依据)
我希望大家留言可以署一个称呼,这样大家交流更加方便。我也好称呼您,对于您的观点也能够连续。其次是文章是我的思路和观点,难免有些不合适您口味,投资就是个性化的事情,见仁见智,博客是我记录自己记录点滴,以及和大家交流、探讨的地方,希望大家从文章中各取所需吧。无论文章观点如何,博您一笑一乐也是好的。玉名一家之言,供您娱乐^_^谢谢大家,欢迎积极探讨,如有事还可以发邮件探讨,有时间可以到本博首页去看看其他文章,再次祝福大家投资有好运,玉名拜上虎年开市前先做三件事虎年开市前先做三件事虎年开市前先做三件事虎年开市前先做三件事虎年开市前先做三件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