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资金源何在此时做空

(2010-01-08 07:25:36)
标签:

财经

证券

玉名

股指

个股

股票

分类: 股票

资金源何在此时做空

声明:本文归“新人”玉名博客所有,各位如果要是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相关链接,转载于本博客,玉名拜上,谢谢各位。
  股指如期出现了调整,而且幅度较大,盘面上形成普跌的居民。消息面,我国首批3家消费金融公司得到了批复,首批获批的消费金融公司发起人分别为中国银行、北京银行和成都银行,这样一来我国金融体系改革方面又进了一步。消费金融公司,是指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消费金融服务方式在成熟市场已经存在了近400年,目前也已得到新兴市场的广泛使用,受到不同消费群体欢迎,具有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贷款周期短等独特优势,能刺激居民消费,增加有效需求。因此在“金融国九条”中对此也有明确的涉及,此外,我国经济需要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其中,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是永恒不变的方向,而且我国拥有庞大的居民消费群体和储蓄存款,刺激消费具有很大的潜力。
  昨儿玉名已经给大家解读了央行2010年具体工作的内容和方向,在七项具体内容中,就有一条提到了要继续加大金融体系的改革,通过金融创新等方式,进一步扩大消费、发挥金融对转变发展方式的支持作用。而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就是这一思想的延伸。关于股市此方面,最容易联想到的就是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其能够完善市场的做空机制,有效规避系统风险,同时也是给予机构投资者更多对冲风险,盈利的渠道。而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我认为这其实中性的消息,一方面做空机制的推出不一定意味着做空,反而会减少单边下跌的空间,因为对于大机构和基金来说,常年拥有较多的股票,一旦出现系统大跌,是来不及抛售个股,但却可以通过做空机制进行保值。另一方面,股指期货会增加相关标的个股的活跃度,而随着股市个股的增加,从而会出现更多的边缘化的个股(长期窄幅波动的弱势个股),这其实在成熟市场已经非常常见,因此对于投资者要求更高,要学会从中进行更多的甄别,考虑的因素也更多了。
  之前我连续提示了股指短线将调整的风险,而股指也是应声而下,这说明我之前的分析和判断还是符合市场运行态势,毕竟作为投资者,永远都不是行情的创造者和改变者,只能够去顺应市场的走势。昨儿收评中,玉名已经给大家分析了股指短线调整的目标位,股指是在碰触到了11·24日后高点连线形成的反压趋势线后出现了调整,这已经是近7周来第4次碰触这里,而4次都出现了调整,其中11·24和12·14所引发调整,持续的时间和幅度都应该另投资者记忆深刻。而以此计算,股指短线的极限调整位应该在3085~3115之间,同时前面提到的两次较大的调整,也是在这个区间附近构筑了底部区间,因此这里的支撑作用是可以预计的。那么究竟资金为何要在此处做空呢,仅仅就是因为上面提到的技术压力吗。玉名认为这里面还有资金的因素,之前是年底因素,资金因为结算和计算全年收益等因素,纷纷撤离,在12月中旬引发了资金持续出逃式的下跌,随后股指成交量一降再降,在年底最后两天由于开门红和节日利好预期出现了放量,但随后2010年元旦的走势,使得这部分资金也再度出局。因此实际上,较大的资金是处于谨慎的观望状态,因为消息面较为平静,而且股指所处区间是09年的高位附近,多空对峙。资金一方面期待股指突破阻力,出现了加速走势可跟进;另一方面就是期待股指出现像样的调整,从而拥有更低的点位入场,所以此时的调整,对于观望的资金来说也是一种收获。想了解个股盘后点评,股市个股每日简评供您检索参考,股市机密内参(早盘、收盘、晚间三次更新)点击研究为您操作个股提供工具。

《股市内参》汇各方消息、股市行情直播,跨年度牛股和板块推荐→请点击查看
《股市内参》(免责:股市有风险,以上所有内容仅作参考不构成入市依据,风险自担)
我希望大家留言可以署一个称呼,这样大家交流更加方便。我也好称呼您,对于您的观点也能够连续。其次是文章是我的思路和观点,难免有些不合适您口味,投资就是个性化的事情,见仁见智,博客是我记录自己记录点滴,以及和大家交流、探讨的地方,希望大家从文章中各取所需吧。无论文章观点如何,博您一笑一乐也是好的。玉名一家之言,供您娱乐^_^谢谢大家,欢迎积极探讨,如有事还可以发邮件探讨,有时间可以到本博首页去看看其他文章,再次祝福大家投资有好运,玉名拜上资金源何在此时做空资金源何在此时做空资金源何在此时做空资金源何在此时做空资金源何在此时做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