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月A股走势看点

(2009-10-08 09:28:58)
标签:

证券

股票

玉名

a股

限售股

中国

分类: 财经

十月A股走势看点

声明:本文归“新人”玉名博客所有,各位如果要是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相关链接,转载于本博客,玉名拜上,谢谢各位。
   十月股市即将开市,玉名认为有几个看点值得关注,其中包括大小非、反弹主线、资金面和市场信心。数据显示,与08年小非作为减持主体不同,大非减持的冲动正在加大。中登公司自披露数据以来,一直是“小非”减持占主导地位,但自09年6月“大非”的单月减持量首次超过“小非”后,这个差距正在不断拉大中,8月的7.07亿减持股份中,有4.50亿来自持有5%以上的“大非”账户。而9月份则是通过大宗交易来完成的,“大非”正逐渐成为减持的主要力量。而A股10月份涉及限售股解禁的公司为51家,解禁股超过3000亿股,达到3131亿股,占到了全年解禁股份总量的四成,其中工行、中石化占比超过了90%。如果按市值计算,达到了2万亿元左右,相当于目前A股流通市值的两成左右。这也是自股改以来解禁规模最大的月份。
   大量限售股解禁,加上之前已解禁尚未减持的限售股,无论是心理上还是从实际减持结果看,对市场的压力都是显而易见的。虽然解禁额度高峰月带来的并非是真实的减持,但给市场带来的恐惧却是实实在在的。尤其是近期权重股的表现很弱,包括新上市的中国建筑和中国中冶也连续阴跌,破发成为了新发蓝筹给人们的唯一印象,对此,投资者还是应该注意一下,因为市场很多时候并不是按照现有的因素发展,而是一种预期,权重股表现差更多地是在影响市场稳定的重心。在前面玉名文章《两因素影响节后十月行情》中也给大家介绍了,反弹主线从8月份前的银行、地产、煤炭和钢铁等过度到了9月初的中小盘概念股,而随后游资的性质和狙击手法,使得这样一个转型持续时间较短,因此可以说这样一个转型的失败,是整个行情陷入低迷的主要原因,十月能否走好,也在于反弹主线的转型。
   此外创业板在10月份开闸,从已经招股10公司来看中签率较低,说明市场资金申购热情高,另外新股IPO持续高速发行;还有自09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地产再融资步伐明显加快,若更多上市公司再融资只是想着利用机会“捞一把”,而不顾市场承受力和投资者情绪的话,那么市场必然会用特有的方式来表达其“脾气”。在《两因素影响节后十月行情》中我给大家分析过,首要的因素就是资金面,因为市场已经无法复制年初那时超宽裕的资金环境了(因为金融危机和国际形势也同样无法复制,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之后,货币政策必然要恢复常规),这点是投资者需要明确的。而新股、创业板、融资增发也在不断地考验着市场的资金,这些因素都势必制约市场未来的高度。而对于十月份的走势,玉名认为更多地是一种喧闹后的沉淀和行情的再酝酿,资金面改变之后,投资者首先需要降低预期,这个是操作方面的要点;其次,年初权重股、9月份概念股行情之后,市场短期内需要重新制造一个赚钱效应,而这个需要时间,况且股指尚未止跌,下跌趋势仍然存在,之前9月初所探底部的支撑作用也需重新考验,这些也需要时间去运动。其三,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权重股,尤其是金融板块、钢铁板块,此两个板块,一个是市场人气所在,9月底金融股曾有短暂表现,但随后市场并未企稳再度下跌,但有动作至少说明主力资金有所动作,虽然失败了,但也是一种尝试;而钢铁股是自8月份以来下跌最大的板块,而超跌本身就是技术反弹最大的动力,这个板块能否有动作,将影响到整个超跌个股的走势,也会影响市场的走向,这是我给予投资者的几个方向。想了解个股盘后点评,股市个股每日简评供您检索参考,股市机密内参(早盘、收盘、晚间三次更新)点击研究为您操作个股提供工具。

《中证内参》将汇集各方观点,为您深入解析。超级牛仔网主打直播节目“散户盘中参”,也将在盘中时时提醒风险与机遇,可登录《中证内参》“超级牛仔”观看。
我希望大家留言可以署一个称呼,这样大家交流更加方便。我也好称呼您,对于您的观点也能够连续。其次是文章是我的思路和观点,难免有些不合适您口味,投资就是个性化的事情,见仁见智,博客是我记录自己记录点滴,以及和大家交流、探讨的地方,希望大家从文章中各取所需吧。无论文章观点如何,博您一笑一乐也是好的。玉名一家之言,供您娱乐^_^谢谢大家,欢迎积极探讨,如有事还可以发邮件探讨,有时间可以到本博首页去看看其他文章,再次祝福大家投资有好运,玉名拜上十月A股走势看点十月A股走势看点十月A股走势看点十月A股走势看点十月A股走势看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