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析后市继续活跃的热点板块

(2009-03-24 14:51:35)
标签:

股票

证券

玉名

建材板块

大盘

分类: 股票

分析后市继续活跃的热点板块

声明:本文归“新人”玉名博客所有,各位如果要是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相关链接,转载于本博客,玉名拜上,谢谢各位。
  周二股指受美股指大涨影响而高开,随后回归自身走势,回落回补跳空缺口,有色金属、黄金股出现了调整,而房地产和建材板块上行,板块又出现了一次轮动,成交量方面继续保持活跃。
  从目前投资者的状态看,很多投资者的操作都变得混乱起来,很多人不知道哪些板块和个股还有机会。那么此时该如何处理呢,我的做法是从头梳理上涨的脉络,也就是从3月16日起反弹的性质与主线。先从走势入手,3月17日玉名《2200点三类个股可关注》一文中为大家介绍了大盘可能的热点,目前来看先是银行股为首金融股活跃,随后房地产,有色金属、钢铁、汽车类个股活跃,而随后是煤炭石油接力,至此权重较大的几个板块都出现了一波。随后我在3月19日《下一波领涨热点板块分析》一文有再次分析,在这段时间中,A股的前50大权重股无一下跌,且均有较好的表现,因此权重股补涨依然在继续。从这个思路看,以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等为首机械板块,以及是北新建材、福建水泥、狮头股份等为首的建材板块有望活跃,短线看,这两个板块指数接近前高,应该有一个突破要求。
  而从本周两天的股市情况看,周一机械板块出现了上涨,周二建材板块出现了涨升,至此之前预计上涨的各个板块均如期出现了上涨。那么我们现在重新审视此波行情的主旨,前面玉名我介绍过我的看法,此波行情中政策受益与权重股的补涨是主导,而运作的特点就是板块轮动,因此我们看到了大盘连续上涨了7天,且盘中上涨的板块就是来自于蓝筹个股。那么从发动的顺序看,是金融、有色、钢铁、汽车、煤炭、机械、建材,从再度活跃的顺序看,有可能再一次回归到煤炭、金融板块,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一下。同时,今天早评我给大家提示了,“短线看有色金属实现新高突破后已经3天快速上行,短线面临分化,所以投资者此时可停止买入兑现一部分利润”。我认为这样的调整是主动清洗浮筹的做饭,一旦经历过2~3天的振荡,就有可能再次出现上涨,毕竟本波行情的特点就是板块轮动,权重股中机会较多。
  今儿早评我介绍了,从技术角度看,后市需要关注的关口有三个,以沪市为例依次是2313~2316点的(2月17日)跳空缺口、2402点的前期高点以及年线附近,在这些位置时,股指都会有出现宽幅振荡的可能,多空争夺也会加剧。周二大盘是直接跳空高开,所以对于第一个关口的确认动作也有所推迟,短线看,大盘在周三应该有一个探底确认突破有效,然后再向上挑战新高的走势。技术上看,连续的上涨是的技术指标进入到高位,但如果大家打开大盘的小时K线看,大盘上涨过程中,盘中的调整和振荡较多,因此很多的压力都是在盘中消化了,这就是大盘的强势所在。所以我认为股指大盘在本周后面的时间内依然有向上调整的新高的要求,此外,大盘的均线在低位相交后已经开始向上发散,对于大盘形成助推之势。而从量能来看,近几个交易日日线量能总体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这表明场外资金参与的意愿正逐步加大。此时投资者依然可以积极做多,只是策略方面需要一定的注意,也就是把握住上面我介绍的权重股板块轮动的节奏,上面介绍了有几个板块,哪个板块涨得多了,就可以减一些仓,哪个板块调整了一段时间,投资者就可以介入,这样利用补涨轮动就可以累积利润。希望大家有时间耐心思考一下上面这些热点板块的运行趋势,继续把握获利的机会。想了解个股盘后点评,股市个股每日简评供您检索参考,股市机密内参(早盘、收盘、晚间三次更新)点击研究为您操作个股提供工具。 

我希望大家留言可以署一个称呼,这样大家交流更加方便。我也好称呼您,对于您的观点也能够连续。其次是文章是我的思路和观点,难免有些不合适您口味,投资就是个性化的事情,见仁见智,博客是我记录自己记录点滴,以及和大家交流、探讨的地方,希望大家从文章中各取所需吧。无论文章观点如何,博您一笑一乐也是好的。玉名一家之言,供您娱乐^_^谢谢大家,欢迎积极探讨,如有事还可以发邮件探讨,有时间可以到本博首页去看看其他文章,再次祝福大家投资有好运,玉名拜上分析后市继续活跃的热点板块分析后市继续活跃的热点板块分析后市继续活跃的热点板块分析后市继续活跃的热点板块分析后市继续活跃的热点板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