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焦虑......
杂志的稿件应该星期三就交稿了,我还是很遵守时间。但因为我的文章不符合编辑的需要,所以要重写,焦虑就出来了。
写杂志的文章原因有三:练笔 赚奶粉钱 满足自恋
很崇拜能把语言驾驭好,并把字一个一个堆起来成为一篇好文章的人。我自己认为自己能说不能写,这个问题我在几个记者和编辑朋友那里得到了证实。这样的证实打破了我理想的自恋状态,郁闷一阵后也就接受了“残酷”的现实了。因为文字功底比较弱,所以写文章对我来说就是焦虑的来源。很想把我的思想写出来,也一直想写出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得到认可,可惜,总是事与愿违。最后我就娶了一个学文学的做老婆,也算是补偿了。(她是我的文章第一个读者,也是“文学”评论家,批判家,不过在她的指导下,有进步)
今天忽然我想到自己适合一个雅号:胡一半。我写文章经常是先憋着,但憋了半天写不出几个字。到了紧要关头就开始暗示自己:灵感来了!这时候好象手就很顺,曾经有两个小时敲出6000字的记录。文章写完了,我很少去看第二遍,所以事情就只做一半。我同事告诉我,文章40%是写出来的,还有60%是修改出来的。从这个理论来讲的话,我一半的事情都没做完。
总认为编辑就是修改和编辑的。编辑对我的文章很头疼的,我会对第一次合作的编辑说:我的文章叫累死编辑。这样也算是打个预防针,并为以后肆无忌惮的发乱七八糟的一堆字给他(她)找到一个台阶。等我看到我的文章成为铅字出来的时候,文章几乎都是我不认识的,虽然署名是我的。所以,我只做了一半。在这里也向和我合作的编辑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写文章也可以给我带来收入。以前我写文章不是很积极,因为没有强烈的稿费意识。而现在不一样,有人要我写,我一定答应。那是因为稿费可以贴补家用。第2个孩子就出来了,她(他)要喝奶粉啊,现在物价飞涨,赚点稿费买奶粉。等孩子大了,我就可以告诉她:你小时侯的食物是你老爸敲字敲出来的。想想那种感觉,满足啊!
写文章能满足自恋,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曾奇峰语,我引用一下)。文章代表你的思想,一篇文章可以让很多人看到,特别是一些发表在大的杂志的文章,也就代表着你的思想和好多人交流如果能得到共鸣的话,那岂非最大的满足自己?我自认为自己还是个很自恋的家伙。人本主义说:你怎样都可以,不过在不影响他人利益的基础上。我的自恋没有影响他人的利益,所以我自恋,我存在。等自己的文章被很多人看到,特别可以给他人带来一些启发和感受的时候,我也算是为社会做了贡献了,那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被满足了。
我写的文章主要是心理方面的评论文章,或者是一些自己感受的小小灵感。我更喜欢在我博客上写文章,因为这里没有禁忌,可以随心所欲,天马行空。没有编辑的要求,还可以及时的得到反馈,发明博客的家伙一定是个天才,或许比我更自恋。
当没有约束和时间限制的时候,写文章就不用赶了。自主动机取代外在动机的时候,写文章就如闲庭散步,也就可以娓娓道来,或者左右跳跃,表达更充分了。写到这,我的焦虑也就被轻松享受的体会所取代了。
喝口水,深呼吸,焦虑呢?找不到了!写文章不用赶,就是这样舒服。还不需要对编辑内疚,NND,太爽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