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对于一个普通旅行者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实际上并不是风景有多好,体验有多奇异,而是所谓的旅行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没错,这其中风景本身只占六分之一都不到——这个“游”字也不单指风景。
食物是否美味,住得是否舒服,交通是否便利快捷,商品是否让人有购买欲,娱乐活动是否丰富,对于普通旅行者,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元素。而这也恰恰是日本旅行之所以受欢迎的最主要因素——风景未必是最佳,但来过的人,无不满意于其方便舒适紧凑及各种意义上的丰富性,以至于还愿意一来再来。
在之前的游记里我提到过多次,日本最佳的旅行目的地毫无疑问是关西。大阪的繁华和市井气息,京都奈良的古色古香,神户的异域风情和小清新,再外加姬路明石有马的小点缀,基本上涵盖了所有旅行的精彩要素,而且完全浓缩在一张售价仅仅5000日元的SURUTTO关西三日券里,整个行程可谓行云流水如喝水流畅顺滑。而关东虽然也有不少著名景点,但就东拉西扯过于分散,很难像关西那样安排出一个合理高效的行程。
而这次北九州之行,意外的让我发现一个仅次于关西的旅游目的地。下关的河豚,博多的美食,长崎的教堂,熊本的城堡与火山,大分的温泉……(唔,还有佐贺的春秋航空)各类型齐聚,皆为高水准,而且彼此距离很近交通也方便,非常适合一个五天到一周的行程。
九州巴士SUNQPASS
http://www.sunqpass.jp/traditional/index.shtml
九州旅行的一个决定性优势就是这张巴士通票了。八千日元三天(如果是九州全境版就是一万日元三天)算不上便宜,巴士比起火车也要麻烦一些(时刻表查询和指定席预订都没有JR那样的统一网站),不过一票在手走遍天下的便利性还是有的。九州铁道非常棒(车辆豪华气派有特色,普通列车就直接是其他地方的特急列车的档次),但毕竟线路有限,可达性和关西是没法比的。在本来就一定要使用巴士的情况下,索性完全抛开火车,纯靠巴士移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九州的入口
九州旅行的第一站一般都是福冈(日本国内东京大阪出发)或者佐贺(中国国内春秋航空),然后就是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一圈,不过考虑到九州特殊的地理特性,我就特别选择了下关作为九州旅行的起点。
为了到达下关,从大阪出发用使用青春十八车票要坐十个小时的慢车,从头到尾横跨整条山阳本线。途中体验了著名的相生RUSH——到这里就算脱离了关西的繁华圈,所以换乘列车的车辆编组从八节变为四节,而大量使用青春十八长途移动的游客实际上都要继续前进,所以下车的瞬间就必须飞奔冲往对面的车厢抢占座位,如果抢不到,接下来三小时就将经历下班高峰和青春十八游客一起填埋的拥挤浑浊车厢的体验了。
相生RUSH之后,则要经过狭长的广岛(县),火车在这里要开上三个多小时。由于天色渐晚再加上广岛乡下地方也没什么灯火,感觉就像是时间停滞。这广岛长夜和相生RUSH也一同构成了每年夏天青春十八之旅的西国旅情,本身也是这次旅行的目标之一了。
一到下关就感觉非常美妙!中华风的釜山门,西洋风的巨大结婚会场,以及体现海港设计的购物中心,和日本大多数车站千篇一律的站前布置相比,有一种别具一格的感觉。
关门海峡
下关的观光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关门海峡,幕末历史以及海鲜(河豚!)。一共有五种方法可以穿过关门海峡(新干线,普通列车铁道桥,汽车桥,海底隧道以及摆渡船),还有四种方法可以眺望关门海峡,本州下关侧的山与踏,九州门司港侧的山与塔。不过一般来说比较顺的跑法就是
下关塔(眺望关门海峡)——日和山公园(高杉晋作像)——赤间神社(龙宫造型)——唐户市场(海鲜)——严流岛(剑豪决斗之地)——门司港(坐船过关门海峡)
下关塔早上九点半才开门,如果去的太早也可以先到入口对面的下关观光交流中心坐坐,看看旅行资料。SUNQPASS的另一大好处就是很多景点门票都可以打折,当然也包括这里。
九州的天气状况实在是不怎么样,雾霾非常严重(日本人说是中国吹过去的……),所以登高眺望效果也很一般。不过关门海峡真的超狭窄,比上海的黄浦江外滩处还要窄不少。但小归小,发挥的作用却十分关键,如果没有关门海峡,大陆或朝鲜半岛来的船只就要绕过整个九州岛才能进入濑户内海(然后到达近畿地区),那整个日本历史就要被改写了。而日本运气也实在太好——这小小的关门海峡居然是六千年前才刚刚形成的……
功山寺举兵
下关塔下来之后走上不远就能到达高杉晋作像所在的日和山。下关旅行的第二大重点是幕末(实际也就是高杉晋作)巡礼,什么高杉晋作像,疗养地,练兵处之类的地方一大堆。不过最重要的地方其实只有两个,一个是高杉晋作举兵的功山寺,另一个大概就是这个日和山了。高杉晋作是日本明治维新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几乎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于即倒,在所谓正义派全盘崩溃的局面下硬是起义夺回长州政权,这才有了之后四境战争的大胜,大政奉还和明治维新。虽然以上这些都是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把历史大势简单归结于单体人物),不过高杉晋作功山寺举兵确实堪称日本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之一,整个历史进程在这里戏剧性的反转。所以当然功山寺很值得一游,不过由于功山寺离下关市中心稍远,这次也只能割爱了(其实事后回想硬要挤时间还是有办法的)。那么就来到高杉晋作像所在的日和山,爬上矮矮的上坡,高杉晋作就在这里默默守望着关门海峡。
下山之后随便搭什么车往唐户市场方向一两站路就可以到赤间神社。原本赤间神社的红白风格颇为独特,不过运气不好我去的时候刚好大修,所以只能拍个河豚像(左边那个,号称世界最大河豚像,但明显右边那个唐户市场里面的河豚像就更大……)然后下到唐户市场。
河豚三吃
日本的所谓某某市场,基本上都是真货。但恰恰因为是真货所以观光体验就不会太好了——人家的主营业务是一大清早的水产批发,零售和料理只是主营业务以外的小消遣。而且从场地来说,显然也并不适合零售,虽然不脏但显然是乱和差,大多数人买了东西只能在走道上拿着吃。
其实仔细看价格并不便宜,一百日元的寿司也只有一贯,和两三贯的回转寿司店比起来几乎没有任何价格优势可言。不过到了海鲜市场,图的也就是第一手的新鲜美味了。而最有趣的事情是下关以河豚而闻名(日本近现代河豚料理的发祥地),唐户市场的河豚料理也异常便宜和丰富,但却没有多少游客在吃,这让我十分惊讶……
我就不管这么多了,大致上河豚料理的全套步骤是
皮——刺身——炸——烤——汤
这里除了烤吃不到,其他的四样都可以以很便宜的价格买到一小份。皮和刺身和搭配用的果醋都算比较到位(河豚本身是白身鱼所以无味,必须搭配果醋来生吃),炸河豚就比较糟糕(因为是炸一整条小河豚鱼肉身部分太多,而炸河豚好吃的地方都是骨头处,肉身和鸡胸肉一样不适合炸),汤则有点调味过浓的感觉(正常来说应该也是清鲜汤煮熟捞出来配合醋来吃的)。不过不管怎么说在河豚料理的本源地花上一千日元可以美美吃上一顿,也算不错了。实际上唐户市场二楼有几个小桌凳可以坐下来,也算别有一番情趣吧。
严流岛的决战
离开唐户坐船来到严流岛。历史上的严流岛非常著名——宫本武藏和佐佐木小次郎在此生死相搏。宫本武藏因此一战的胜利也一跃成为“剑圣”。不过现实中的严流岛,几乎变成了东京台场的感觉,人工味道极浓,平板工整,显然已经没有什么历史沧桑感留下来了。这也是旅游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你心情准备得很澎湃,准备去怀古咏史,然后到现场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不过其实也没那么糟糕啦,就当乘着渡船多看一会儿关门海峡也好。而岛上的唯一一个观光要素就是宫本武藏和佐佐木小次郎决斗的塑像。宫本武藏此人争议颇大,虽然号称剑圣,实际上一生却多是团战经历(包括艺术造诣也颇高),单挑战绩说服力不强。而他最拿得出手的单挑战绩便是这严流岛的决战。
这场决斗传说无数,有迟到说(宫本武藏故意迟到让老头子佐佐木小次郎又累又饿气力衰竭……),有心理战说(相传宫本武藏面对长刀高手佐佐木小次郎轻蔑的自夸用木刀即可击败对手,实际上破解长刀的方法恰恰就在于使用更长的木棒……),还有助拳说(宫本武藏带着一伙人上岛群殴……),不过老实说真的有没有这场决斗甚至有没有佐佐木小次郎这个人都是一笔糊涂账……宫本武藏之所以成为日本剑客的最大传奇,一是确实能打,战场生存能力强,参加了战国末期到江户前期所有重大战役而能存活,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实战能力超群,还真不是花架子;二是艺术造诣高超,能写能画,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并将其运用到剑术,战争和艺术创作中去(所谓兵法,并不仅仅是剑术);三是有个好儿子愿意帮他宣传(养子),他的儿子宫本伊织随小仓藩主出征了江户初期最重要的岛原之战并立下战功,从此小仓宫本家一直把持小仓藩首席家老的重要地位,而小仓藩恰恰是江户时代的幕府重臣,地位极高。
现在再去探究宫本武藏的真实性这其实已无意义,作为一个极具戏剧性的人物,他的人生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凝练,旅行者到访宫本武藏相关景点,也只要享受这样的艺术美感就好。虽然宫本武藏相关的小说影视漫画都很精彩,不过最打动我的,还是在东京的东寺看到的他亲笔创作的鹫之图真迹,那种在岁月摧残下毫无消褪反而愈加犀利的气势,确实堪称兵法大家的手笔,有大胸怀大境界在里头。严流岛上的塑像,也确实有表现出这样的气势,这就足够了。
门司港的小清新
在严流岛继续坐船往九州方向,穿过关门海峡,就来到了九州岛上的门司港。虽然现在有了大桥隧道和火车以至于九州和本州的界限极为模糊(通过这些手段跨过关门海峡实在是太容易了)。不过在以前,九州就是九州,本州就是本州。九州的货物要运出九州就必须用船,要用船就必须有港口。所以卡在关门海峡咽喉处的门司地区就有了其重要性,也因此在这里留下了一大批当时的历史建筑。
比如这旧大阪商船,还比如这旧三井俱乐部,都是当时的业界巨头在门司港的活动据点。不过虽然建筑是老的,但旅游设计的思路却是新的,总之就是搞成了一个比较小清新的街区——而小清新自然意味着花费不菲。我们看到AKB旅少女的节目到门司港出外景,结果全变成内景了——做指甲,吃美食等等等等。所以某种意义来说,门司港就是北九州的新天地这种意思了。
当然也并不是说就完全没有真正的历史。爱因斯坦到日本讲学的时候就曾下榻在门司港的旧三井俱乐部。这一段历史还颇让人惊奇,毕竟在那个年代从欧美到日本旅途实在也太漫长。不过这恰恰就是好奇心的杰作,一方面是对神秘东方的向往,另一方面和对世界真理的渴求,促成了这一段传奇的旅行。在那个知识的黎明期,爱因斯坦访日自然也是大受欢迎,而他的行程也安排得颇为妥当,演讲,学术,小提琴,观光,日本文化欣赏,一样都没落下。而门司港就是他在日本的最后一站。老房间的还原其实没什么看头,但能让我们抓到哪怕一丝一毫当时的余韵,也就算值回票价了(话说其实爱因斯坦也到过上海,也和任何一个普通人一样到了南京路城隍庙豫园,这便是旅行这件事情最大的趣味性了——超越了时空和国界)。
下一站长崎
门司港前路线巴士到小仓站,小仓站换高速巴士(无需预约,班次极多)到福冈天神。这一线可以说是北九州主要的都市地带,小仓站的熙攘拥挤、福冈天神大商场的鳞次节比和地下街的豪华让人印象深刻。有人曾经问我札幌繁华还是福冈繁华,到过福冈市中心之后这个答案已经很明确了——绝对是福冈。毕竟有北九州这个大都市圈的支撑,和光荣孤立的札幌不可同日而语了。
福冈的两个巴士总站设计也颇为巧妙,都是多层的岛屿结构,候车区在中间,车道包裹在建筑物内部环候车区多层引入。在博多站确认好到长崎的巴士指定席之后,北九州之旅的第一部分也就此结束。
本期图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