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很多人跑到北海道来,到函馆吃过海鲜看过夜景,在登别泡过温泉看过地狱谷,到小樽逛过运河界町商店街,去富良野美瑛乘观光巴士来回一圈,在札幌吃过味增拉面汤咖喱逛过时计台旧道厅电视塔再到狸小路买好土特产,最后离开前在新千岁机场北海道名店街吃个痛快,就算是到此一游了。当然这样玩也不能说是有什么问题,但很可惜这种玩法连北海道十分之一的魅力都抓不到!
北海道有山有海,也有自有的独特文化。体验文化相对简单,毕竟内容大都在城市内部,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发现的眼睛和适量的金钱就可以体验得到。但自然风光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户外爱好者自制了一个野榜,列出北海道二十景。其中——
名山:
羊蹄山(没有车道上半山腰,从下面到顶上要爬1500米)
狩场山(车可以开到六百米,接下来自己爬900米)
幌尻岳(必须在山上过夜)
暑寒别岳(必须前夜在山脚下宿泊)
夕张山地(必须前夜在山脚下宿泊)
十胜岳(必须前夜在山脚下宿泊)
大雪山系(必须前夜在山脚下宿泊,大部分登山COURSE还需要在山上过夜)
海景:
积丹半岛(虽然离札幌不远,但交通不便很多游客都错过了)
野付半岛(真正意义上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流冰(这个比较大众化,但问题在于很难抓准时机)
利尻.礼文(不是长时间徒步就是前夜接触的登山)
春国岱(长时间徒步)
高原:
雌阿寒岳(这个倒是不难,但出发点在比较偏僻的地方)
雨龙沼湿原(这个也不难,但出发点更偏远,而且完全没公交了)
http://s10/middle/001z3UyAzy6KJoe0YS529&690
这次便来介绍一下这雨龙沼湿原的一些心得。首先雨龙沼湿原究竟好在哪里?其实很简单,这就是幻想中的那片原野!够大,够绿,够神秘,够明亮,群山环绕,明镜般的池塘倒影天空的白云,一转眼,风起云涌花草随之舞动明镜也化作阵阵波澜……
然后这一切又归结于任何能工巧匠都无法模仿重现的大自然的花园艺术。红,黄,紫,白,粉,各种各色的原生野花就是那么刚刚好的随意布置在这个大花园里。确实,大自然的原生花园没有办法像富良野的薰衣草/由仁的大波斯菊/道东的郁金香那样单一品种密集陈列摆出完美的造型。但大自然这种随意中的协调美感却也是人工永远无法企及的。
和钏路湿原相比,雨龙沼湿原的纯粹感要好太多了。因为雨龙沼湿原本身就是曾经的火山熔岩侵蚀出的一片低地,所以非常恰好地被群山完全包围。进入雨龙沼湿原仅有两条路,东边是从暑寒别岳山顶往下走,西边则是沿着以暑寒别岳源头的尾白利加川河谷一路溯流而上。(相比之下,钏路湿原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不仅周围都是普通村镇农田道路,甚至铁道和公路还穿梭其中)
这种纯粹感,带来的也就是没有任何杂质干扰的纯粹的大自然体验和感动。闭上眼睛,用耳听风,以鼻闻草,肌肤感受湿原的轻抚……十公里,两小时,你再睁开眼睛时居然就已经走完了……而这纯粹又绝不意味着单调乏味缺乏变化!除了花彩点缀之外,作为湿原当然是以“水”为主题!
http://s9/middle/001z3UyAzy6KJoq1MXC08&690
湿原本身是一种有生命的活物!因为你几乎无法分清“湿”和“原”的界限。就好象从山上眺望钏路湿原,除了穿梭其中七转八弯的钏路川,剩下的就是一片茫茫绿色。但雨龙沼湿原又有不同,暑寒别岳上流淌下来的山溪被湿原巧妙的藏了起来,取而代之呈现的是一百多个情态各异若隐若现的小池塘,这也就大大增加了景观的变化性和趣味性,如果有一个合适的眺望平台,就会更棒。如果有一个合适的眺望平台的话……
http://s5/middle/001z3UyAzy6KJosiZ2A04&690
可惜的是事实是没有,这也很好理解,保持原生态的代价就是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干扰,于是在合适的位置就没有合适的展望台,只能依靠天然的眺望位,就难免美中不足了。(相反钏路湿原由于和人类社会结合紧密,就有大量展望台并且有很好的眺望视野)不过没有眺望完全无碍雨龙沼湿原的魅力,而且虽然没有湿原眺望,却有群山的眺望——这部分放到后面心得篇在来介绍。
最后五公里
旅行的体验,除了景色本身的水准之外,【过程】也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轻易能到手的东西,总是不被珍惜,相反历经千辛万苦后终于到达目的地,主观上的加成就会很大(不好也得好,否则辛辛苦苦跑过去的你不是变成傻瓜了吗)。
北海道由于公交系统极端不发达,在几乎所有景点都面临了最后五公里的尴尬——没有公交可以把你舒舒服服的直接送达目的地,或者即使有公交,班次也非常不便。面对这种情况,当然是靠走来解决。速度越慢,信息量就越大,旅行体验也就越好,所以徒步大于骑行,骑行大于自驾,这是绝对的。只不过徒步太慢又太累,如果距离超过了五公里就会非常尴尬。
雨龙沼湿原恰恰就是要徒步超过五公里,远远超过。它距离最近的公交车站,有二十六公里之远!是的,二十六公里,六百米左右的海拔提升,看上去非常适合骑行?但!这二十六公里中又有将近十公里是砂石路。
这就是为什么我一个坚决的旅行车党却叛变革命去买了山地车(2.35超宽前轮,呵呵)的原因……北海道的公交太不方便,公交帮不了你的地方只能自己骑车,但骑车又会遇到砂石路,这时候坚固稳定通过能力强的山地车就派上了用场。
最佳方案
一般来说我们认为【纵走】也就是穿越路线往往是最佳方案,因为不走回头路,沿途风景不会重复。但对雨龙沼湿原来说这个思路并不正确,因为雨龙沼湿原内部是一个木造环道,如果只走单边就会错过一半的风景,实在太可惜了。所以雨龙沼湿原最佳的方案就变成了:
雨龙町——26公里/550米提升——登山口(必须前夜住宿)——3公里/300米提升——雨龙沼湿原——5公里/200米提升——雨龙沼湿原展望台——3公里/250米提升——南暑寒岳——4.5公里/200米下降/400米提升——暑寒别岳
到达雨龙町的方法,中央巴士,高速巴士留萌号(腹部储藏空间可以搭载拆了前轮装入车包的自行车)。这里要注意,其实也可以选择高速巴士泷川号到泷川下来,不仅班次多,而且一来一回可以便宜750日元。但泷川到雨龙町又有将近十公里,途中农田风光倒是不错。
到达雨龙沼湿原登山口的方法,要么是【自驾】(直接从札幌自驾过去或者泷川借车);如果有四个人叫【出租车】大约是六千日元每人负担也不大(出租车方案应该是最佳方案,但前提是你有四个人一起可以分摊费用;要么是【搭车】,雨龙町到登山口分两段,前一半到暑寒大坝为止途中有不少农家(所以可能会遭到拒载),而过了暑寒大坝后到登山口为止的那15公里就是纯粹的旅行观光用,所以一般来说肯定是愿意让你上车的,搭车方案很有趣但有一定不确定性。
http://s12/middle/001z3UyAzy6KJovAVw7bb&690
当然你也可以像我这样【骑山地车】上去。其实这一段路并不算特别难骑,因为有26公里让你提升550(途中有上有下,所以实际累计海拔提升要高一些,也有非常陡的急坡),砂石路因为坡度不陡所以反而很有乐趣。真正的问题有两个:一是砂石路上汽车开过尘土飞扬,所以必须要戴口罩;二是慢速骑行(在砂石路段由于阻力大难度高骑的就慢,偏偏就是砂石路段都在森林里。混凝土马路的路段骑起来就很顺利,但本身也没有虫子……)蚊蝇就会在你面前群魔乱舞,非常烦人。我当然早就准备了防虫喷剂,但居然完全无用!(喷在身上倒是很清凉,但虫子完全不走开)老实说我登山这么多次,蚊蝇如此猖狂这也是第一次遇到(包括真正到了雨龙沼湿原南暑寒岳也完全没有虫子的问题),一般我都没有防虫措施的。日本的HOMECENTER或者户外用品店有卖防虫面具,如果真的怕虫也可以考虑。最后我想说这一段骑行实在是非常非常非常有趣的,山地车在砂石路上漂浮的快感也是平路党永远无法体会到的刺激。
到登山口之后必须住下(因为第二天的行程强度较大,最晚也必须在凌晨五点出发),南暑寒庄内部极为干净舒适,只是需要自备防潮垫和睡袋。在夏天雨龙沼湿原最低温度也就13度,室内要接近20度,所以带个20度睡袋去就行(我带了12度睡袋,热死,把脚部拉链拉开了)。要注意的是,南暑寒庄有直饮水,有暖气,有热水淋浴,有电磁炉,有锅和开水壶,有冰箱,有3G网络。但最关键的是有卖方便面和简单的饼干小点。所以完全不用背着一大袋食物上山(我背了第一天午饭晚饭第二天早饭午饭上山,傻的要命)。
第二天的行程大致上是这样的:
五点钟以前必须出发,所以请四点起来洗脸刷牙吃早饭上厕所做好充分准备。
登山口——雨龙沼湿原,3公里提升300米,有一部分石块路稍有小麻烦(号称险龙坂,其实很轻松啦),一小时。
雨龙沼湿原——雨龙沼湿原展望台,5公里提升200米,几乎完全是平路,最后有一些木造阶段,一小时。
雨龙沼湿原展望台——南暑寒岳,3公里提升250米,一小时。几乎完全是平路,非常轻松。
所以到此为止一个来回就是六小时。理论下山虽然会较快,但因为体力消耗和坡度较缓的的关系也快不到哪里去的。这六小时是基本中的基本,必须全程跑完的。接下来南暑寒岳到暑寒别岳,要看天气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南暑寒岳标高1300米,暑寒别岳标高1500米,在这个标高上很容易受到云雾影响,如果没有风景眺望,那么继续往上就没有太大的意思了,还不如另外找时间从增毛侧好好爬一次暑寒别岳。
http://s1/middle/001z3UyAzy6KJoyisZa10&690
我运气不好,到了南暑寒岳顶上,啥也看不见,就直接回头了(继续往上视野只会更差)。从南暑寒岳到暑寒别岳是这样的,先200米直下(非常险峻的绳索路),然后4公里提升400米的缓坡。所以一个来回要再多爬400米,耗时两到三个小时。把这个也加上去的话,总距离就达到将近28公里,总爬升1400米左右,总时间9小时,可以在下午3点回到南暑寒庄。
登山杖,到南暑寒岳为止是完全不需要的,之后由于有超急坡所以必备。水,按照夏天的标准配备爬升多少米就准备多少毫升即可。食物,早饭在南暑寒庄吃饱,准备午饭即可。总体来说由于有两个比较理想的中途折返点(雨龙沼湿原展望台,南暑寒岳),所以这个行程强度不大,还是比较适合休闲的。
纵走
最后简单介绍下纵走。从雨龙沼湿原上到增毛下的路线,前面的部分参看上一节。南暑寒岳到暑寒别岳大约一个半小时,暑寒别岳往增毛方向下山有两个路线,一般走暑寒路线,大约三小时。下山后由于距离市街地还有12公里,所以得叫出租车,大约4000日元,当然也可以搭车了。
增毛上雨龙沼湿原下的路线,前面的部分基本上请参看增毛町的暑寒别岳介绍。时间花费方面,那天我在雨龙沼湿原入口遇到一个登山小队,他们是晚上12点开始爬暑寒别岳,早上六点就到达雨龙沼湿原入口了(所以我五点钟出发,一个小时正好在雨龙沼湿原入口迎面遇到他们)。这个速度其实偏快(毕竟是半夜爬的高手),暑寒别岳累计提升海拔1350米,按一小时400米海拔提升来计算,应该是三个半小时左右爬完,暑寒别岳到南暑寒岳一个半小时,南暑寒岳到雨龙沼湿原展望台一小时,雨龙沼湿原展望台到雨龙沼湿原入口一小时,七小时到八小时差不多。再加上雨龙沼湿原入口回南暑寒庄的一小时,总计也是九小时左右。累计海拔提升1400米,直线距离稍微超过20公里。
可以看到纵走路线,尤其是雨龙沼上增毛下的纵走路线比起前面介绍的南暑寒庄进出的路线反而更为轻松。但纵走的话就必须上下都搭车或者叫出租车,当然如果有个四人组分担费用就完全不是问题了。有日本人也用一种很聪明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他首先开车装着自己的摩托到南暑寒庄放下摩托。然后开车绕到增毛侧,从增毛上山,南暑寒庄下山后骑着摩托再绕回增毛找到自己的车,当然这种玩法留学生就肯定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