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贾平凹小说《库麦荣》

(2008-07-22 15:03:30)
标签:

库麦荣

艺人

剪纸

丈夫

贾平凹

分类: 书评

评贾平凹小说《库麦荣》

 

贾平凹给我们讲述的是民间剪纸艺人库麦荣的故事,确切地说只是女艺人一些平凡琐碎的生活片段,而这里作者以非凡的手法把这些零碎的生活片段融合到一个故事中,于是女艺人对艺术执着的追求,对大自然深切的忧虑与关怀便在貌似平庸琐碎的生活中得以一览无余的凸现。

整篇小说的背景是陕西西北角山区一个叫子午岭的山岭上,主人公库麦荣就是此地诸多民间剪纸艺人中最著名的一个。故事围绕农妇库麦荣,其丈夫护林员,其情人王顺山,一个穿插故事始终的人物“我”四个人展开的。无疑这四个人都是平凡的,而这四个平凡人却在不到八千字的小说中被作者平实的笔墨刻画得栩栩如生,令人叹而观止。这四人中,作者在库麦荣这一角色的刻画上尤为成功。笔者认为,他的成功在于一反传统文学对艺人神化非人化的描写,在重视把艺人人性化描写的基础上,去描写艺人对艺术对自然超常的热爱。这样就显得很真实切生活化,令人相信,而且能避免诱导文学艺术新人在艺术追求过程中过分追求一些妖魔化的外象,而忽略了艺术的本质内核。个性是一种源于心灵的东西,而非刻意的模仿,无形中作者在选择人物描写侧重点时向我们表达了这样一个真理。

我们所看到的库麦荣无疑是一个平凡的农妇,象普通的的农妇一样,库麦荣要照顾自己丈夫的吃穿睡,并做一些平常的家务,养一些鸡兔什么的打点好自己一家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然而这个人又是不平凡的,因为她有自己执着的艺术追求。当对艺术漠然得愚昧无知的丈夫拿树条子粗暴地打她以迫使她放弃剪纸时,她誓死不肯妥协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最后丈夫不得不让步。在此,愚昧对艺人的疯狂摧残可见一斑,而艺人不畏生活磨难对艺术近于疯狂的热爱也得以充分地展现。对于库麦荣来说,剪纸就象说话一样是人完成自我满足进行自我完善的过程,是和外人无关的,这份对于艺术纯正的心态在当今这个处处金钱至上的社会相当难得,这肯定让某些徘徊在生活与艺术边缘的一部分“”艺术家“暗自汗颜不已。当然,库麦荣不是孤立的,更不是封闭的,她时刻与大自然保持着神秘的交流,她关爱生活中的鸟兽草木,而它们也正是她艺术灵感的源泉;她还爱着那个精明温柔的男人王顺山,并在爱的滋润下创造出了更美的艺术作品,在这里,爱与被爱对艺术的神秘作用得以体现。因为艺人对自然强烈的爱,她对丈夫因贪吃而肆意捕杀动物也深恶痛绝,并做着力所能及的反抗。两个人的矛盾在丈夫发起对那只瘦弱的狼的捕杀后升级到了极点,她毅然藏起了丈夫的枪栓,而不肯善罢甘休的丈夫又预谋用炸药炸死狼,库麦荣则不声不响把炸药从狼必经的路上移开,最后丈夫玩火自焚,不慎弄响了炸药把自己炸成了植物人。最后,库麦荣以博大的爱心照顾起了自己成了植物人的丈夫。经过如此的一番描述,库麦荣的形象渐渐丰满挺立在了读者心中。同时,守林员变成植物人的经历对我们也有很强的警示意义。守林员仿佛就是人类的一个缩影,作者似乎在暗示我们对自然盲目的破坏最终必将导致人类的毁灭。

这篇小说用平实而准确到位的笔触向我们传达了很多近乎诗化的东西,整篇小说始终都笼罩在一种发人深思的神秘主义气氛当中,显得浑然一体,毫无斧凿痕迹,而且用字相当简约洗练,作者大家水平令人着实佩服。同时,作为中国文坛上一位泰山北斗级的人物,贾平凹先生在这个时候写出一篇纯粹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小说,并在小说中华费相当多的篇幅描绘民间艺人库麦荣对待艺术的真诚是不是意在唤醒当今一些浮躁得脱离艺术本质的“艺术家”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