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视频】林俊葬礼纪实报告
标签:
林俊林俊葬礼林俊父母记者会下葬杂谈 |
分类: 我的私人情感及杂谈系列 |
http://s1/middle/557303cegc5f791cfb7f0&690
“正如当时送他出远门读书,到后来离开中国来到加拿大,他总是要我们微笑着送他.所以,我想今天是时候擦干眼泪,带着微笑,看着儿子离开的时刻了”——林俊妈妈
7月26日上午9时15分,林俊葬礼悼念仪式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Cemetery Notre-Dame-des-Neiges(中文名:高德宁殡仪馆)的 K-4166 厅举行。根据林俊父母的意愿,记者会在仪式后举办,林俊家人想通过此方式表达对外界的感谢,下葬仪式则选择同时进行。由于林妈妈情绪的原因,她选择参加记者会,而追悼会及下葬则由林爸爸出席。葬礼尽管选择在周四上班的时间,但依旧有许多人(不同肤色族裔)到场致意及跟随陪伴整个活动,场面感人。
http://s15/middle/557303ceg7a3263e32a3e&690
我是在林俊葬礼前三天开始有机会走近林俊父母并决定帮他们完成举办记者感谢会的想法。林家父母目的很明确,1)感谢社会各界一直以来对他们的帮助及支持。2)分享他们心路历程。3)正式宣布预成立关爱青少年基金会。经过同他们的交流及委托后,我开始着手进行演讲稿的撰写并在完稿后,经过林俊父母仔细阅读后,后再修改,最后定稿。另外记者会的前期媒体邀请通告稿及媒体通知工作也要同时进行。还有就是殡仪馆部分的沟通,让他们协助我们记者会的场地布置工作。好友Yvonne是一个社区工作者,她在知道此事后,主动要求负责英文稿,而菲利普则毫无悬念的负责法文工作部分。(在加拿大还真麻烦,什么正式文书都要英法两版)
加国CTV电视新闻台林俊家人感谢会现场直播
于是中文版部分率先开跑,然后立刻转给 Yvonne完成英文版,最后发至菲利普完成法文版。在有限的时间内一个快速高效的接力跑就这样进行着。其中一个环节有修改,所有都要变动。另外,在写作上,我们针对不同语言文化而使用不同的写法,以更容易让不同语言大众接受,毕竟记者会是在加国开,要让主流社会能真正感受到林家父母的真实心声!
葬礼前夜,我同Yvonne再次来到林俊父母住处,这是一个好心人提供的住房。不太大的房内,日常设备倒是一应俱全,加上附近公交、购物等,相当方便,让林家父母切实的安心住了下来。到的时候屋里已有两位华裔社会善心人士在作陪,林俊父母表现很坚强,但任然可见他们刻意压制下的那种焦虑、紧张、悲伤混合的复杂情绪。在这时刻,一切安慰的话都显得那么无力。我们只有装作很不经意,只谈最终稿及告之他们媒体沟通等事宜,以让他们尽量轻松面对明天的葬礼。
7月26日,葬礼要在上午9点举行。我在清晨6点左右起床的,前夜由于临时讲稿修改太迟,错过了朋友帮忙打印的最后时间(晚上11点),因此我很是紧张焦虑。7点左右,Yvonne短信告知当天要来帮忙负责法文朗读的Benoit(魁北克西人)已经打印了给众家媒体的英法文稿。中文稿我就用Ipad,给中文媒体的稿件等到会后给媒体统一发电邮时一并发送。与林爸爸约定的时间是8:30AM,我坐的地铁稍稍有些延误,到了站,我小跑到了林俊父母住处楼下。老远就看到林爸爸在门口猛抽着烟,一直在那里踱来踱去。Yvonne的车也恰巧在这时到了。这时我们见到一位满头红发的年轻华裔女孩同林妈妈下了楼,她是林家父母从到蒙特利尔起,警方贴心为他们找的翻译 Mariane。在简单寒暄后,我们按事先安排,留下林妈妈(她将由其他友人陪同,稍后前往),陪同林爸爸先行前往殡仪馆。
林俊的葬礼在加拿大蒙特利尔Cemetery Notre-Dame-des-Neiges(中文名:高德宁殡仪馆)的 K-4166 厅举行。该殡仪馆及墓地是位于蒙特利尔最著名的旅游胜地皇家山脚下,环境优美,交通方便。(同中国不太相同的是,这里的墓园更像是一个休闲大公园,很多人来此慢跑。)这是蒙特利尔市政府通过与该殡仪馆沟通后,由殡仪馆方面免费提供从操办仪式、牧师、墓地到后来我们提出的记者会场地布置等等一系列服务。他们在过程中的贴心安排及不断设法安抚林家,以及大力支持我们,让包括林家父母在内的所有参与活动的我们感到非常感动。而在与殡仪馆方面代表林家与其沟通交流的则是林俊生前的一帮亲密好友。他们也全程参与并在葬礼中始终陪伴在林俊父亲身边。
不意外的,殡仪馆前早已大小分布停满了加拿大大小各家媒体的采访或转播车。刚下车,许多记者已在那里做连线报道,林俊事件始终是加拿大社会关注的焦点。值得一提的是,林俊家人曾对我说,他们对加国媒体的职业道德留下深刻的印象。尽管媒体众多,自由多元,竞争也可见激烈。但面对林俊家人,他们总是小心谨慎,处处显出尊重。上次哀祷会是林俊父母首次公开出现在公众活动中,媒体大阵仗待命。但教会方面当场宣布没有记者会,不接受媒体采访。所有媒体记者于是就非常克制的保持在他们自己认为合适的距离,远远的拍摄记录着事件,甚至林俊父母经过,也无一媒体记者贸然上前抢独家。林俊案发生至今,我对加国媒体的观察就是:人性、道德、良心。在忠实记录林俊案及相关人及事件同时,不断站在人性角度,给林家积极的支持。在林俊追悼会上,我看到许多西人记者都红了眼眶,落了泪。由于语言不通,很多人包括记者们,都纷纷要求我们帮忙给林家父母一个深切的慰问或一个拥抱,很让我们所有人感动。
加国CTV电视新闻台林俊葬礼专题报道
林俊葬礼仪式由两部分组成:追悼会+下葬仪式,林家记者感谢会在下葬仪式时同步进行。9:15AM 追悼会首先登场。不大的地方布置得温馨感人,殡仪馆方面应林俊家人及生前友好请求,结合了中西两种元素来准备。由于林俊大部分家人都在中国国内,因此之前林俊父母很担心,怕林俊走得孤单。结果尽管当天是周四,不过还是有许多民众特意请假来参加,不大的追悼会厅里来了近百人。这是我在真实生活中离林俊最近的一刻,他的骨灰盒就在眼前,边上放着他熟悉的笑脸。在我接触林家人到现在,记忆中永远只有林妈妈痛苦的画面,可当林爸爸看到骨灰盒的时候,这个看似内心坚强,不多语的中国式父亲瞬间情绪崩溃。他抱着儿子的骨灰盒,放声痛苦!我不敢上前,是时候让他好好释放心中一直压抑的悲痛了。Yvonne陪伴林爸爸身边,不断安抚他,我的视线模糊了,耳边充满着人们抽泣的声音以及西人牧师在悠扬音乐声中,代读家人好友追悼林俊的话...
http://s2/middle/557303cegc5f79229b731&690
追悼仪式结束后,林俊真的要走了。林俊生前好友们捧着他的遗像及骨灰盒,林俊爸爸在Mariane及其他人的陪伴下开始出发前往不远的墓地进行下葬仪式。Yvonne、Benoit以及我还有另外一部分人则在目送林俊爸爸等人送葬队伍离开后,即刻走入殡仪馆方面备好的记者会厅。我们走进时,整个厅内挤满媒体。不久,林妈妈也在友人陪伴下,带着墨镜缓慢进入会厅。才一进门,一位白发西人老人手捧一束鲜花递给林妈妈,尽管语言不通,但此刻,一切心里的话都在无形间传递给了她...记者会很成功,我们的努力终于化成了现实,林家人的感激之情在中、法文(尊重举行地:法语魁北克省,我们临时决定在记者会中以法语替换英语)通过一众媒体,深情传递给社会大众。多家权威媒体还以重大新闻特报方式,采用现场直播,并同步翻译(成英文)。让外界惊讶的,在讲演稿中,林妈妈由于受到社会各界的爱及感动,而对凶嫌不幸的成长经历产生了同情。而这也触动了林家人决定成立关爱青少年基金会,以此将社会关爱回馈给社会。记者会最后,林妈妈回答了几家媒体的现场提问。记者们的关注也多集中在对他们现状关心及他们下步如何打算等问题。
http://s4/middle/557303cegc5f826ab6da3&690
会后,心力疲累的林妈妈先行离开。在路程中,她不时被一些表慰问的不同语言肤色加国民众拦下,有妈妈带着小孩给她温暖的拥抱,也有握着她的手泪流满面的人。还有一位自称曾是林俊生前工作杂货店的老顾客,他特意赶来参加葬礼的。这位西人朋友向林妈妈及媒体讲述了他印象中的林俊,“我能证明他绝对是一个好人,对人非常好,总是笑眯眯的。有次,他见到有人不小心掉了钱在地上,还立刻捡起,跑去还给对方。他就是这样一个善良的人,我们周围邻居都很喜欢他。”...
今天我收到林俊家人的电话,有好心人邀请他们参加家庭休闲聚会,想帮他们走出悲伤的情绪。而网络上,一位热心网友从我上次博文中得知林俊家人希望能有个华人律师的帮助后,也同我联系上了,准备为他们提供帮助。林俊的家人还有很多路要走,但我相信他们并不孤单,一路上不断有人加入,我们大家都将会一直陪伴他们。
http://s9/middle/557303cegc5f791eefa18&690
“我现在觉得,我们失去了一个儿子,但我们却得到了好多好儿子和女儿们。”林俊妈妈在葬礼后,面对一众陪伴他们的我们(包括林俊生前好友)深情且高兴的说道。

加载中…